單就民進黨人的表述觀察,蔡英文的政見過於務虛,看不到實質。且愈具關鍵意義的議題,蔡英文愈是避實就虛。而這正是游盈隆所說的兩岸外交和“國防”政策。再就實質意義言,即兩岸未來的接觸模式究竟該怎麼處理,大方向究竟該如何把握,才是最具體也最實在的議題,也應該是候選人必要明確個人態度以及如何落實的重大議題,無從閃躲。蔡英文以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來迴避“台獨”論述,獨派依然給予策略性的容忍且轉而公開支持,這就是務虛,甚且有欺世之嫌。
社論說,蔡英文何以會在兩岸政策上避實就虛,以一個看不到具體內容的“台灣共識”來概括台灣未來的命運,但追問她的命題意向,非但無法割捨“台獨”,對馬英九執政四年的兩岸政策也採取模糊姿態,對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何以會由負面批判轉向有條件繼承,而未能詳述其變化之原由,就是關鍵例證。蔡英文此舉其實就是“台獨”的轉化和隱藏。一個隱藏個人意向和政見的領導人,又從何要求她能誠實面對選民,而非操弄選民。本報社論前此指出綠營為宋楚瑜參選連署,已由激情化的民粹轉化為權謀化的民粹,這將會是台灣民主化的困境也是危機所在。
更重要的是兩岸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即“九二共識”,蔡英文自始採原無其事,何來接受與否的論述。其後更以“九二共識”係“國共共識”,並非台灣人民的共識來搪塞,完全無視“九二共識”就是“一中各表”或“各表一中”。在方向上非堅持“一中原則”不可,否則兩岸和平發展有可能在瞬間歸零,遑論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以及對岸的讓利措施。依台灣承受變局的能力言,和平發展歸零就是台灣從經濟領域崩潰的開始,豈可輕忽且應嚴肅以對。
社論說,游盈隆和林嘉誠出面為蔡英文民調低落的徵候把脈,但望聞問切之間,未得蔡英文一語,更談不上心靈深處的幽微設想。唯就兩岸大勢論、就台灣大選和前途論,民調起伏所以出現意義,即在候選人的虛實之間以為轉移。馬英九、蔡英文和宋楚瑜都得接受虛實與否的檢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