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平到台灣
1925年故宮博物院成立時,滿族人那志良17歲。
那志良祖上是正黃旗,他三歲的時候,辛亥革命爆發,家道中落。由於家中窮困,那志良報考了由近代史學家、教育家陳垣創辦的貧民中學。畢業後,又經陳垣推薦,那志良進入清室善後委員會工作,成為一名清點文物的職員。故宮博物院成立時,他便是第一批故宮博物院的工作人員。
“九一八”事變後,故宮博物院著手南遷文物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也引來各方爭議。有人甚至說,南京國民政府逼走宣統皇帝,就是為了要運走紫禁城裡的寶貝,就連成立故宮博物院,也只是一時的“障眼法”。南京國民政府頂住各種壓力,告慰民眾:“國亡尚有複國之日,文化一亡則永無補救,故宮文物應立即運往上海。”
這是一場“舉全國之力”的文物大遷徙。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押運工作得到各界的支持。故宮博物院的工作人員在文物外面包裹了四層,有紙、棉花、稻草和木箱,以便盡量減少翻車、進水之後的損失。文物出北平時,每節車廂都有軍警。火車經過之地,地方都會派出軍力護衛。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文物運輸需要工人和工具時,當地百姓會主動承擔下來。
那志良在書中記錄:“軍事委員會蔣委員長(蔣介石)有令,繼續搶運留京文物。參與搶運工作的,有委員長侍從室侍衛長錢大鈞先生,國防最高委員會秘書長張群先生,南京市政府市長馬超俊先生,交通部部長俞飛鵬先生,及中英文教基金會秘書長朱家驊先生,他們有的代為撥派工作人員,有的撥借款項,群策群力,都是這次搶運工作的有功人員。”
故宮博物院的工作人員押著文物在前頭跑,日本飛機在後頭追。冥冥之中,似有神助。有一次,一輛裝運文物的車經過四川綿陽附近的橋時翻了。那志良得到消息,趕到現場查看,發現裡面的寶貝竟然毫發無損。
“有人說,文物是有靈的,炸彈炸不到它,每次都在文物運走之後,那個地方被炸;現在翻了車,也毀不了它。”那志良如此感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