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12日電/希臘早前鬧公投風波,令歐元區及全球驚魂,環球時報就此發表評論文章,希臘危機產生的根源,原題《希臘今日之亂正在警醒中國》,作者為瑞士蘇黎世州銀行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劉志勤。文章內容如下:
希臘危機的產生,與其說是經濟問題,毋寧說是社會問題,其主要根源在於希臘的社會內部。對中國來說,這些問題有的是似曾相識,有的則完全是如出一轍,值得中國警惕和防範。
希臘社會的混亂,說到底就是民眾的態度問題。這種態度包括對勞動的態度、對社會責任感的態度,以及對生活方式的態度等。這些綜合態度的蛻變,導致了今日的希臘之亂。
希臘人對工作就業的態度,是眾多社會問題的根源。希臘的許多民眾長期養尊處優,缺乏進取的動力,喪失創新的能力。筆者一位瑞士朋友30年前曾在希臘工作5年之久,對希臘人的鬆散工作態度印象深刻。而令他不解的是,至今希臘人的工作狀態與30年前相比幾乎沒有什麼變化。
希臘企業界的社會責任感缺失,也是引發經濟危機的重要原因,其集中表現在對待稅收的態度上。希臘以航運業發達稱霸於世。發達的航運曾給希臘帶來財富、輝煌和繁榮。如今這種狀態卻悄然發生了變化,希臘的航運業繳納給國家的稅收越來越少。
據報道,希臘公開登記的百萬富翁僅6人,這個消息幾乎成為整個歐洲的笑談。這也是許多國家民眾反對本國政府解囊的原因。顯然,那些成千上萬的百萬富翁早已把財富轉移到希臘之外。國家對國有資產流失失控,對國家財富潛逃海外失察,留下憑雙手勞作的普通民眾承受沉重的政府公共開支和社會保障體制的雙重壓力。人民不滿,其情可哀。
我國曾有不少人提出“藏富於民”的養國之策。希臘正是藏富於民的國度。雖然有很多人擁有巨額財富,但是國家一貧如洗。包括那些巨富在內的希臘人,都期盼著來自外部的救援,而不是自己人的救助。相比之下,當年的韓國發生金融危機時,全民捐金獻銀,與國家同患難。兩情相比,不同的社會責任感孰優孰劣,涇渭分明。“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的社會責任感,是保證中國能否長期穩定發展的社會精神支柱。
希臘人缺少創新的生活方式也摧毀了祖先創建的輝煌。希臘人不那麼重視國家的GDP,但過分關注自己的生活質量,過於追求社會保障的完美:完美到少勞多得,不勞而獲。這對於曾經發跡於航運、發達於現代旅遊的國家而言本不是困難的事情。但近幾十年來,希臘缺乏創新精神,富裕鬆散的工作和生活狀態幾乎磨損掉希臘人原有的創造力。在當前最領先的科技領域,幾乎看不到希臘人的名字。希臘的衰敗應在情理之中。
中國人應該透過希臘的教訓警醒與審視自己。當前,國有資產的流失、國家財富的潛逃、國民信用的扭曲,正在威脅和拖累中國的發展。據聞,國內有的銀行正在開展“留學和移民”的金融服務業務,為國內財富外流提供便利;有的企業在境外設立分公司,以合作、開發為由,讓大量資金合法外流;更有不少企業把公司分部設在海外小島之上,不願意把肥水留在自己國家內造福於民;而國內廣泛存在的地下錢莊暗流湧動。資本市場混亂,掮客、說客蜂擁流動,早已被業內人士所熟知。還有一些人的生活方式嚴重扭曲:“窮凶極惡”地消費國家資源,“窮奢極欲”地掏空國有資產,“明目張膽”地損耗國家和企業的公信力。這些都消耗著我國的生命力,腐蝕著我國的創新能力,是中國發展的心腹大患。如果放任這些狀況繼續下去,希臘的今日之亂,有可能成為中國的明天之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