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14日電/國際原子能機構11月8日晚在維也納發佈報告﹐對伊朗核計劃可能具有軍事用途“表示嚴重關切”。該報告認為﹐至少在2003年年底之前﹐伊朗曾“有組織﹑有系統地”從事“與核爆炸裝置有關的”活動。
這是迄今為止國際原子能機構就伊朗核計劃是否具有軍事用途所作的最為明確的表態﹐但報告未就伊朗目前是否試圖製造核武器給出明確結論。不過﹐此前有媒體傳出﹐國際原子能機構報告有12頁附錄﹐用文件和照片證明伊朗“正在秘密發展核武器”﹐並製作了核彈頭的計算機模型。
瞭望新聞周刊刊登分析文章指出,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報告以及此前美國司法部推出的“暗殺門”﹐又一次把伊朗推到了風口浪尖。有媒體大膽預測﹐這次美國將假以色列之手對伊朗核設施發動“突然襲擊”。
在此次對伊朗動武的炒作中﹐以色列確實最為給力。以色列鴿派總統佩雷斯不止一次對媒體發表談話稱﹐對伊朗實施軍事襲擊的可能性正“越來越接近實現”。以色列《國土報》報道稱﹐以總理內塔尼亞胡和國防部長巴拉克﹐已開始徵求內閣成員對伊朗動武的意見。
文章表示,美國雖然表示不會同伊朗軍事對峙﹐但白宮發言人稱﹐美國從未排除對伊朗動武的選項。奧巴馬政府最近拋出“暗殺門”﹐並推動國際原子能機構公佈伊朗“核秘密”的意圖十分明顯。新干涉主義在利比亞嚐到甜頭後﹐美國顯然要在中東尋找新的干涉對象。首選目標敘利亞﹐看來難度太大。於是﹐便迂迴選定宿敵伊朗。
今年10月﹐美國司法部宣佈挫敗一起企圖暗殺沙特駐美大使朱拜爾的陰謀﹐稱伊朗革命衛隊下屬的“聖城軍”成員沙庫里和同時持有美國﹑伊朗兩國國籍的阿巴布什爾被起訴。美司法部在一項聲明中說﹐此次暗殺陰謀的幕後支持者﹐與伊朗政府有關。
“暗殺門”案件的拋出﹐不僅將伊朗昇級為超過“基地”組織的最大恐怖威脅﹐還起到了加劇沙特等阿拉伯國家同伊朗關係齟齬的作用﹐藉此為拼湊“海灣版北約”做輿論準備。有消息說﹐駐伊美軍年底撤出伊拉克後﹐美國將進一步加強同海灣合作委員會的合作﹐加強在海灣地區的軍事部署﹐其中包括把原駐伊美軍中的至少4000名士兵調往科威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