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深
若動武
恐致伊斯蘭與西方混戰
此前有西方媒體評論稱,阻止伊朗成功實現該國核目標的最好辦法,就是制裁支持德黑蘭的中國公司。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在近期記者會上回應:無法理解這種評論的邏輯。
“美國越是強調制裁,越是暴露其在伊朗核問題上已經到了無計可施的地步。內賈德甚至多次聲稱要將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而且在外貿中,伊朗用美元以外的硬通貨來替換美元。”李大光告訴南方日報記者。
其實針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許多國家並不買賬。
早在2007年lO月,普京就不顧美國的反對,堅持訪問伊朗,與內賈德簽署了向伊朗出售5O多台RD一33型飛機發動機的協議,並聲明伊朗沒有準備生產核武器,更在之後的聯合聲明中重申“不能將恐怖主義與某個民族、文化或是宗教混為一談”。
李大光告訴南方日報記者,也就在2007年,美軍開始了一系列在中東地區的軍事部署計劃,其中包括向海灣水域派出第二個航母戰鬥群和運送更多的“愛國者”導彈防禦系統,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威懾伊朗。
“當時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就做出回應,如果美國襲擊伊朗或者因為核問題而懲罰伊朗,海灣地區的石油運輸將被切斷。這個損失美國背不起。”李大光說。
而現在,外媒又開始預言,第三次世界大戰將至。
“在當今世界,‘第三次世界大戰’這個冷戰時期的時髦用語已很少被人提起。”李大光認為,美國之所以還沒有下決心對伊朗動武,是他們對戰爭所帶來的後果同樣充滿了憂慮,特別是難以承受由此而帶來的經濟損失。軍事動武這步險棋,終究會造成兩敗俱傷的局面。
“如果伊朗在霍爾木茲海峽這個波斯灣的瓶頸布設大量水雷並部署炮艇,對油輪進行破壞,屆時可能使國際原油價格在現在的高位上急劇攀升。另外,最讓美國擔心的還有,真正打起來將不再是簡單的地區衝突,而是伊斯蘭世界和西方國家的混戰。”李大光表示。
“伊朗可能利用其對所有什葉派穆斯林的影響力,鼓動伊拉克什葉派武裝發起反美浪潮,同時利用黎巴嫩真主黨武裝對以色列發動攻擊。這樣,伊拉克、以色列、黎巴嫩和其他國家將會被捲入衝突,伊朗戰爭將可能演變成伊斯蘭世界和西方國家曠日持久的混戰,後果不堪設想。”李大光對南方日報記者表示。
近年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一直指責伊朗實施核計劃實際上是在發展核武器。
2005年9月,IAEA指責伊朗違反《核不擴散協定》(NPT),以德法英為首的歐盟也指責伊朗違反了與歐盟簽訂的資源進行和安全保障條約義務。
2006年1月10日,伊朗宣布拆除IAEA貼在內坦茲一座濃縮鈾工廠的封條,伊朗核問題又爆發了新一輪危機。
2007年3月2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1747號決議,加大對伊朗制裁的力度,使得伊朗所面臨的國際壓力進一步增大,其核計劃的生存空間進一步縮小。當年l0月25日,美國政府宣布對包括國防部在內的20多個伊朗政府機構、銀行和個人實施制裁,其中伊朗國防部和軍中精銳伊斯蘭革命衛隊是主要制裁目標。
李大光告訴南方日報記者,對伊朗的鈾濃縮活動實行制裁這個話題從伊朗核問題成為核問題的那一天起,就已經不斷地被提及,而積極推動此事的美國也就這個問題做了大量說服工作:說服有關國家配合併參與制裁活動,對制裁的內容和時間進行精確計算,評估制裁可能帶來的後果,特別是對石油價格和世界經濟的影響。
“然而對伊朗來說,保存鈾濃縮的能力和權利是其底線,不會輕易放棄。因此伊朗聲稱絕不會放棄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並將全力反擊任何外來侵略,而對美歐而言,他們也不希望1998年印度、巴基斯坦兩國進行核爆炸試驗成為核國家的一幕在伊朗重演。因為印巴擁有核武器的事實使兩國戰略地位提升,在國際舞台上握有更多討價還價的籌碼。”李大光說。
內賈德當選伊朗總統後,以一系列強硬的外交姿態和手段大大加劇了在核問題上與美歐的對峙,特別是重啟封核技術研究計劃可以看成是直接向華盛頓叫板。
李大光認為,伊朗的強硬是因為從長遠戰略來看,它希望成為一個完全掌握核技術並擁有完整核工業體系的國家,並將這一點與民族自豪感以及地區大國的標誌相聯繫。
“可以說,對伊朗而言,其核心利益是維護伊斯蘭政權,而核技術涉及伊朗的國家安全、地區大國地位和國內的民意,指望伊朗放棄發展核技術幾乎是不可能的。伊朗在擁核問題上也沒有退路,只能在擁核的規模和透明度方面作策略性的讓步。”李大光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