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民黨16日在中央黨部舉行記者會,公佈第8屆台灣不分區及僑居外國“立委”提名名單,並請民眾將名單與民進黨提出的名單比一比。圖中為文傳會主委莊伯仲。中央社
|
中評社台北11月18日電/資深政論家趙少康今天在台灣蘋果日報撰文說,國民黨不分區“立委”提名名單公布後,獲各方好評,連蔡英文都很有風度表示肯定弱勢代表入列,不分區名單加持到底能為馬英九支持度增加幾個百分點,值得觀察,光靠不分區改革只能博得一時讚美,未來60天馬英九還能端出什麼令人耳目一新的大菜,只有一波接一波改革浪潮,才能感動選民,否則只是曇花一現。
這次國民黨不分區名單之所以風評不錯,有幾個理由:
1、比民進黨的名單好很多。
2、近來藍軍士氣大弱,從和平協議到部會施政,沒什麼讓藍軍支持者感到驕傲、光榮的事情,不分區名單讓藍軍吐了口鳥氣,至少能大聲說出口,也顯示馬英九魄力。
3、國民黨以往不分區都以政治考量為主,這次爆冷沒提名許多傳統典型政治人物,而由不少非典型人士出線,對媒體而言有極高戲劇張力。
4、“弱勢”、“清新”帶給人不同觀感,尤其新人像張白紙,沒太多包袱,在狗仔文化橫行下,“不認識”比“認識”好。
5、蔣孝嚴及趙麗雲表現風度,使其他落榜者不好意思反彈。
6、楊志良發揮槓桿作用,開第一砲,打第一槍,先為馬英九清理戰場。
不分區“立委”原意為拔擢沒能力自行參選卻有專業或能代表弱勢的代議士,不必因選舉虧欠人情而能關注全台議題者,尤其“立委”改變為小選區單一選制後,“立委”選區小於縣市議員選區,逼“立委”須關注路燈、水溝等地方事務,全國不分區的地位更形重要。
“國會”應培養資深制
目前規定5%才能過政黨門檻殊不合理,是兩大黨夾殺小黨的合謀,應改3%即過門檻,因3%即可分一席不分區,為何非要5%不可?在單一選區下,小黨根本不可能在區域“立委”出頭,又用5%封殺小黨的不分區,用心頗為不良,且不分區“立委”名額只佔全部“立委”30%,明顯太少,應提高至50%,從34席增到56席才合理。
國民黨不分區提名雖讓人眼睛一亮,但仍有要注意之處,有幾位落榜者在“立院”表現不差,但在大潮流、大環境之下,形勢比人強,不管是“含恨而去”或“含怨而去”,都要顧及公平、公道,也要防止“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的反彈力道,還有“國會”應是培養資深制的地方,美國國會大多數議員一幹幾十年,甚至幹到一百歲,因官僚系統是“威權領導”,但“國會”沒大沒小,是“威望領導”,既然誰也不比誰大,“資深”就很重要,否則一再更換新人,“國會”就會混亂,對應的行政部門也會感到痛苦,如何讓新人能真正發揮“國會”議員功能,而非只是增加大選形象的策略性工具,大家都等著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