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灣工商時報:“失落十年”深入歐美蔓延全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22 10:32:45  


  中評社台北11月22日電/最近有幾位國際知名政經人士,不約而同地提到全球經濟或是歐美經濟可能陷入“失落十年”的危機,並呼籲各國政府要相互合作。可見這個問題已經相當嚴重,才會在各種不同場合被提出討論。 

  台灣工商時報社論說,其一是國際貨幣基金(IMF)祕書長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於11月上旬在北京召開的“國際金融論壇2011年全球年會”中發表演講時明確指出,全球經濟已進入一個危險、不確定的階段,沒有國家能獨善其身;歐美債務與失業問題若不能解決,可能會讓全球面臨低成長、高失業的“失落十年”。她呼籲中國應發揮在世界舞台的核心角色,放緩“過度從緊”的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另一位是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戴蒙德(Peter A. Diamond)則說,如果美國國會繼續黨爭,共和黨執意追求財政緊縮、導致經濟復甦緩慢,那麼美國可能面臨“失落十年”的嚴重風險。 

  另外在加拿大的一個辯論會中,前白宮經濟顧問桑默斯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則爭論北美經濟是否會陷入“失落十年”,亦即如同日本經濟自1990年代房市崩盤後,長期徘徊衰退狀態。前者樂觀地認為,不至於發生,後者則認為現在美國經濟情況,已經比當年的日本“還糟糕太多、太多了”,尤其日本並未遭遇美國現在的高失業率之苦。 

  探究日本專屬的“失落十年”,實情是二戰之後持續了幾十年的增長,使日本的資產泡沫在1989年達到頂峰;1990年泡沫開始破滅,數十億美元的財富化為烏有,從此日本經濟增長乏力。自1990年到2000年間,日本經濟在衰退的惡化和擺脫之間遊走,後來被稱為“失落的十年”。即使2010年之後,日本經濟也未見成長,進一步被視為“失落的二十年”。 

  這其間最被各方質疑的,乃是日本政府花了很多錢,卻又把事情搞糟。當時日本政府不斷地以擴大財政支出,企圖維持經濟景氣的穩定。結果至今日本的公共債務是其GDP的2倍,成為全球政府債務比例最高的國家,但日本大部分時候仍是經濟低迷。亦即,日本政府等於白花了錢,卻換來令人失望的結果。惟由於日本沒有外債,而是向自己國內的金融機構和下一代借貸,其他國家並未受到影響。 

  2008年金融風暴後的一年,英國經濟學人雜誌開始著文探討“失落十年”的問題。因為從總體經濟面來看,歐美和日本一樣面臨經濟成長動能過度倚賴政府支出的危機。歐美經濟的最大問題,乃是家庭負債,為了解決民間負債而衍生出大量政府貸款,並以發行國債方式向全球其他國家借貸。 

  當時許多經濟學者就預測歐美經濟在金融海嘯後,就會面臨低成長的局勢。不過金融海嘯來得太急又太猛,全球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倖免,於是由美國帶頭,不論是發達國家或開發中國家,無不奮力挽救困局,包括在金融市場大量注資,大舉擴大財政支出。除了美國本身兩輪的貨幣量化寬鬆措施,歐洲國家也大舉擴大財政,中國則推出4兆元人民幣的刺激內需方案。台灣在當時也由政府編列預算,發放消費券,以增加內需,避免經濟陷入大幅衰退。 

  在全球各國通力合作下,金融市場果然首先恢復元氣,也解除了市場的流動性危機。至2010年許多新興國家,甚至出現一、二十年未見的高經濟成長率。只是好景不長,各國採取這種急救式的措施,雖然出現貨幣面的成長,實質經濟卻仍原地踏步,包括美國失業率居高不下,南歐諸國債務難以償還等問題,其後一一現形。嚴格說來,金融海嘯之後,除了金融市場避免陷入流動性危機外,其他的經濟表現幾乎與“失落三年”沒什麼差別。 

  社論續道,環顧全球局勢之後,再看看我們自己。如果歐美真的陷入失落十年,台灣必定無法置身事外,我們是否能夠支撐過去,等待下一波的復甦,這是未來必須面對的殘酷事實。由於沒有外債,使得我們比較可能像日本一樣,為了維持當代的繁榮假象,執政者一定傾向不斷擴大財政支出。但日本的慘痛經驗足以借鑑,朝野政黨和全民是否有足夠的智慧達到共識,不要走同樣的路,將攸關往後發展前景甚至“國家”命運。 

  當然世界局勢也未必從此悲觀,拉加德就表示,IMF一方面拯救希臘,一方面要求加強歐元區銀行層面治理。但她同時又說,中國是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希望中國通過貿易、投資及融資,給其他國家提供就業機會;而在國際合作下,或有可能避免失落十年。既然中國被歐美期盼在國際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與中國經貿關係既密切又複雜的台灣,應該比其他國家具有更好的“機會之窗”,就看我們如何掌握與運用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