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人生有悲有喜,二○一二年的選舉對宋楚瑜來說,有悲慘也有喜悅。
宋楚瑜從西裝內袋拿出隨身攜帶的紅包、紙條,愉快地展示各地支持者的熱情,紙條上寫著“老宋!永遠支持你”,署名“宋迷”!這種不尊稱“主席”,或者“省長”的人,都是宋楚瑜實實在在的支持力量。
有時民眾塞給他紙條,上面留了電話,宋楚瑜會馬上打電話給這些支持者,“聽到我的聲音,他們都嚇一跳”,他露出得意的笑容,這不就是當年“宋省長”最讓人津津樂道的親民印象嗎?宋楚瑜在這場艱困的選戰中,繼續發揮自己的強項,期待“奇蹟”出現。
打破三不 “奇蹟”可遇不可求
“奇蹟”可遇不可求,很多人關心宋楚瑜如何求奇蹟?
他說要打破國民黨設下的“三不”關卡,不會選、不能選、不會當選。一開始是說宋楚瑜不會選,再來就說林瑞雄國籍有問題不能選,如今這兩部分都已經打破,再來就說他不會當選。宋楚瑜說,第三關卡再過四十多天也會打破。
選戰進入最後倒數衝刺階段,他每天行程滿滿,從早跑到晚,他爭取選票的利器“政策白皮書”也在加緊趕工中。
與藍綠兩位候選人一樣,宋楚瑜的兩岸政策備受矚目。他說,馬英九的“終極統一論”,跟人終究有一天會死一樣,是廢話。
宋楚瑜說,他的兩岸政策祇有兩條,一、遵守“中華民國憲法”的現狀,確立法理上兩岸分治的事實,在國家統一之前,就分成“大陸地區”和“台灣地區”。第二條,是絕對大多數人的共同主張,維持台灣自由民主、台灣人當家做主的現狀,也堅持台灣經濟核心利益,“未來兩岸關係不能說不統,也不能說不獨。”
談到這裡,宋楚瑜又透露一個祕辛,“國家統一前”聽來簡單,但當年可是絞盡腦汁,最後由前“副總統”李元簇創造出來,解決了“中華民國”到台灣之後的法理和事實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