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從就業看,儘管11月的失業率數據表面看來令人振奮,其背後亦有隱憂。例如當月失業率下降相當程度上歸因於有31.5萬人退出就業市場而未被統計。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泰德蓋瑞指出,“大衰退”共使900萬美國人失業,長期失業率高達4%。即便每月新增就業人數達20萬,也需長達12年時間,才能使失業率降至本輪衰退前的水平。
威脅美國經濟穩定復甦的另一重要挑戰是無法有效控制政策的不確定性。今年以來,在圍繞提高債務上限和削減赤字等問題上,全球見證了美國政黨兩極化的表現。債信評級下調,華盛頓決策低效,大選政治周期的影響,導致美國近期政策環境不確定性難以消除。這使企業不敢放手擴張。
而從外部因素看,歐洲主權債務與銀行業危機仍懸而未決,增長前景堪憂。如果歐洲危機能得到妥善解決尚好,一旦歐元區崩潰,對美國經濟將產生連鎖打擊。而新興市場的增速放緩也將影響美國的出口。
去年底和今年初,包括美國財長蓋特納都強調“美國已東山再起”。後來的經濟實際說明,年初的判斷過於樂觀。實際上,美國經濟種種拖後腿的因素並沒有根本改善。而美國靠領先技術帶動新一輪經濟繁榮仍需時間。正如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克魯格所說,受周期性和結構性問題的雙重影響,以及國際上的“頂風”,美國經濟仍將在相當長時期內處於較低速增長。因此,對美國經濟走勢的觀察亦當審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