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7日電/時近年底,在外部低迷的經濟環境和內部持續的宏觀調控雙重影響下的中國市場,對2012年的中國經濟前景似乎異常悲觀。有不少人悲觀地預期,中國經濟在2012年及以後都充滿危機,甚至有可能崩盤。一時間,“中國危機論”、“中國崩盤論”頗為盛行,各路學者、名嘴均以討論“崩盤”為榮,並加以無節制的情緒化的發揮,對中國內地和香港股市、資本流出中國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金融時報今日刊文指出,一個重量級的“中國崩潰論”者是成功預測了金融危機的美國學者魯比尼,他看空中國的理由是,“中國內部到處充斥著在實物資本、基礎設施和不動產方面的過量投資……那些光鮮靚麗卻旅客寥寥的機場和高速列車,通往偏僻之地的高速公路,數千座高大的中央與地方政府建築,空無一人的新城區,以及被迫關閉以避免引發全球價格下跌的嶄新鋁冶煉廠。”他認為,沿著這條投資導向的道路走下去,已經暴露出來的製造業、房地產和基礎設施產能飽和現象進一步惡化,並在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無法繼續擴大的情況下加劇未來的經濟放緩。他預言,“中國大概會在2013年後遭遇一場硬著陸”。還有一些西方投資界人士甚至認為,中國正在捲入一場經濟風暴,中國經濟的泡沫如果破裂,情況將比杜拜糟糕1000倍。
中國國內部分學者也十分悲觀。他們認為,快速行進的中國經濟列車到2011年年底,在十年高歌猛進之後油箱裡可能沒油了,2012年中國經濟將進入十年的最低點。隨著人口紅利、出口紅利以及樓市紅利作為中國經濟增長中的三大動力正在消失或消退,中國經濟可能進入“增長的黃昏”。還有國內學者預期,中國經濟從今年起將進入連續三年的下行期,2011年經濟增速會在9%,2012年可能降到8%,2013年會降到7%甚至更低。這種看法認為,過度緊縮導致了中國經濟的不斷下行,未來中國經濟衰退恐怕難以避免。
文章稱,還有一些在社會大眾中頗有影響力的名嘴學者,也極力渲染中國危機論,在他們看來,在美國次貸危機沒有到來之前,中國就已經產生了危機。中國經濟增長的模式就是錯的。中國多年來把大量的資源投入到基礎建設,表面上看起來取得了“光榮的GDP”,實際上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在這些名嘴看來,未來中國經濟的崩潰是躲不開的,是必然要破的泡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