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28日電/“海外制衡”(或稱“離岸制衡”)不是什麼新概念。實際上,2011年美國外交已經顯露了這一戰略的影子。
人民日報文章稱,“海外制衡戰略旨在保持西半球仁慈霸主地位、維持歐亞大陸強國之間的力量平衡和石油豐富的海灣地區的力量平衡。”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斯蒂芬.沃爾特在《國家利益》雙月刊上發表文章,明確指出海外制衡的目標。在他看來,美國不應尋求直接支配這些地區,必須借助地區盟友來維持力量平衡。換句話說,就是要讓美國盡可能免費搭乘盟友的“順風車”,而不是相反。
聯繫到美國大力推動建立“多夥伴世界”,提出“新絲綢之路”倡議,促成美日韓、美日澳、美日印等三邊對話機制,應該說斯蒂芬.沃爾特的表述還是相當精準的。
海外制衡戰略和在利比亞運用的“有限干預模式”背景是一致的,那就是美國實力的衰減、塑造全球秩序能力的大幅下降。無怪乎斯蒂芬.沃爾特給自己的文章起了《美國時代的終結》這樣一個標題。
二戰以來,美國一直是世界頭號大國,享盡獨佔鰲頭的風光。今後,美國自然也不會放棄對無與倫比的影響力的追求。對這一點,恐怕沒有誰會持懷疑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