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PM10等細顆粒物是灰霾現象的元凶,它們多來自汽車尾氣,以及火電廠和水泥廠排放的污染物。在北京,一半的PM2.5來自於汽車尾氣。隨之浮出水面的事實是,中國空氣環境的監測指標中,並沒有包括PM2.5。這也是監測數據和老百姓感受對不上的根源所在。
而在專家那裡,PM2.5的問題早已經是老生常談。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吉明曾作為首席專家參與了中國環境宏觀戰略研究,這項歷時3年、於2010年完成的研究成果被認為是當下環境保護的指南性文本。
在不久前的一個論壇上,郝吉明告訴記者,在《中國環境宏觀戰略研究》報告中,專家們已經指出,中國是全球PM污染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大部分城市的PM2.5濃度超過與世界衛生組織環境空氣質量指導值。
專家們研究發現,與20世紀60年代相比,近年來,中國東南地區幾乎所有區域的能見度都有大幅度下降。能見度下降,意味著灰霾天氣的嚴重程度在加劇。
關於要不要監測PM2.5,早先在業界是有過爭論的。反對一方的理由是,按照目前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全國80%的城市空氣質量都能達到二級標準,一旦加入PM2.5,那麼現在達標的城市,可能大部分達不了標。支持的一方認為,標準的制定應該實事求是,要以是不是有利於老百姓的身體健康為出發點,不能掩耳盜鈴。
事實上,確實是民眾的關注加速了PM2.5監測時間表的出台。因為至少在今年9月,環保部的官方口徑還是,“十二五”期間,鼓勵環保模範城主動開展對PM2.5的監測。
另一個佐證是,環保部今年曾兩次就修改《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向社會徵求意見,而第一次徵求意見時,PM2.5指標還放在標準的附錄中。這意味著,PM2.5還只是供地方政府參考的標準。而到了11月16日第二次徵求意見時,PM2.5已經進入標準的正文。
在公布PM2.5監測時間表的同時,周生賢說,環保部秉持的觀點是,不能監測數據喜氣洋洋,老百姓怨聲載道。他也告誡各地的環保官員,對監測PM2.5帶來的變化要理性對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