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於去年初的“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成為兩岸溝通協商的新平台,這是六十年來兩岸雙方首次共同設立的機構,設立了共同召集人、首席代表,成立貨品貿易、服務貿易、爭端解決、投資、產業及海關合作等6個工作小組,定期開會,共同研究、商議兩岸經濟合作的有關事宜。“經合會”為未來兩岸各領域的合作、談判、協商作出了示範。“海旅會”、“台旅會”分別在對方設立辦事機構,兩岸搭建了多條緊急協調管道、設立了多種有效的緊急救助機制,妥善處理一系列突發事件。
進展二:兩岸經貿關係邁入正常化、制度化、機制化的新階段。
“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的簽署成為兩岸經濟合作新的里程碑,不但有利於兩岸經濟合作、提高兩岸經濟競爭力、造福兩岸同胞,而且有利於兩岸政治互信的培養。ECFA對台灣經濟推升作用無庸置疑,逐漸顯現,兩岸直接雙向、互惠互利的經貿關係格局正在形成。台商回台投資意願提升,投資金額大幅上升,2010年達到406億台幣,而2006年只有22億台幣,短短4年成長18.5倍。2011年前4個月,投資案達26件,預估投資金額為203億,較2010年同期大幅成長49%,其中製造業19件、181億。三年來共有106家台灣及海外公司回台上市,是前三年(2005-2007年)的2倍。原先多數台資企業選擇在香港或新加坡掛牌上市,前三年達32家,而這三年只有5家企業在那裡上市,多數回到台灣上市。①陸資赴台投資有了良好開端,已核准102件投資案,金額1.32億美元,台灣員工3000多人。未來,兩岸經濟合作將走向更多領域、更高層次、更具前景的方向,兩岸經濟競爭力將大幅上升。
進展三:兩岸高層良性互動,政治互信有所增強。
自2008年4月以來,胡錦濤總書記先後15次會見台灣各界人士,規格之高、頻率之快、談話之深,在中共對台工作歷史上絕無僅有。在國民黨十八全期間,國共領導人一日三次函電往返。雙方還不斷透過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海南博鰲論壇等互致問候,傳遞信息。胡錦濤總書記先後發表了“攜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講話,並在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大會上強調和平統一最符合全體中國人根本利益,主張終結兩岸對立,撫平歷史創傷,引起強烈反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