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出口“後來居上”難
考慮到日本在汽車、機電、造船、電子等產業的固有優勢,日本今後在軍品方面的“主打”產品可能包括:車輛及軍用工程機械、電子設備、巡邏船或支援船只,以及各類後勤醫療物資等。這些裝備看上去可能不如戰鬥機和驅逐艦那樣“耀眼”,但同樣可以帶來真金白銀的收益。
不過,軍品市場歷史悠久,競爭激烈,各個主要軍品出口國早已將這一市場細分殆盡。其中,美國占據了主要發達國家和較富裕國家市場,俄羅斯則在第三世界國家擁有廣闊的“勢力範圍”。英、法等國則利用老牌大國的優勢維持自己的傳統客戶。作為後來者,日本武器要擠入國際市場,勢必要克服一定困難:
第一,市場定位問題。日本自用的裝備技術性能也許較為先進,但成本高、維護複雜,對使用者的素質要求高。日本不大可能與美國爭奪富裕國家軍品市場,但在廣大第三世界國家市場,日式裝備則不一定“吃得開”。要讓日本武器像豐田皮卡那樣遍布非洲大陸,日本還需要在武器的“價廉物美”“易修易用”上下工夫,找准裝備的定位。
第二,主戰裝備缺乏自主知識產權。“二戰”以來,日本主戰裝備或是直接從美國進口及許可生產,或是從美英等國購買關鍵部件,深度依賴外國關鍵技術。例如,日本歷代戰鬥機均是從美國進口或購買生產線生產的;90式坦克的主炮來自德國;驅逐艦和飛機的主機則往往來自美英企業,如前述US-2型水上飛機的發動機就來自英國羅爾斯.羅伊斯公司;軍艦雷達和武備則多購自美國或由美國授權生產。因此,如果沒有美英等國的認可,日本不大可能成系統地出口戰鬥機、坦克等主戰裝備。同時,由於日本多年來在關鍵技術上缺乏投入和積累,短期內要自行開發成套裝備的可能性也很有限。這就決定了,日本在近期內只能出口與美英武器並無重叠的裝備。
第三,營銷和售後仍是問題。作為商品,武器的營銷和售後十分重要,而日本在此方面也缺乏基礎。在營銷方面,由於軍品的特殊性,其營銷需要強有力的政治和外交推動,而這恰是日本相對欠缺的。日本在外交上過度依賴美國的做法,使其缺乏在非洲、中東等很多地區“深耕細作”的耐心,缺乏外交資源的積累,這與俄羅斯和法國等軍工大國形成鮮明對比。在關鍵項目的關鍵崗位,人脈關係有時會直接影響合同結果。
在售後方面,日本缺乏軍工大國既有的全球或地區性售後服務體系,也缺乏此類人員。隨著武器出口的進展,日本很快就會發現,要培養一支能夠隨時長期派駐海外的技術隊伍,並針對每個對象國建立售後維護體系,絕非易事。在武器出口方面,日本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