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報道,柯達可能會在未來幾周內申請破產保護。就算柯達真的提出破產申請,公眾也不會吃驚。另一項關於“2015年前消失的五個品牌”的預測調查中,柯達受到了27%的被調查者提名,排在首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EMBA中心副主任羅彪分析,柯達的失敗主要基於兩方面原因:首先,傳統相機和數碼相機的工作原理不同,在數碼時代,柯達基於傳統相機的供應鏈優勢和專利優勢不複存在。
其次,雖然柯達率先發明數碼相機,但柯達的成功實質是傳統業務的成功,所以傳統業務部門對決策影響力甚大,企業資源也會優先配置到傳統業務部門,從而導致其轉型遲緩。
創新沒近路更沒有退路
以柯達為代表的老牌企業接連受創,給正在轉型創新謀求發展的中國企業帶來啟示。眾所周知,“中國製造”舉世聞名,但隨著中國“人口紅利”逐漸減少,中國的經濟發展將更多依靠創新,一味依賴模仿、“山寨”的企業將難以為繼。我國多年前就已確定了科技發展目標,即2020年建成創新型國家,使科技發展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支撐。
但現實中仍有諸多因素制約了企業創新,創新管理學家劉志迎說,首先,中國正在高速發展之中,快速獲利機會並不鮮見,由此容易催生急功近利的心態,這種心態對創新非常不利。其次,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尚有缺憾,創新成果在市場競爭中面臨不少挑戰。第三,以勞動替代技術現象依舊明顯,企業創新動力不足。
而且,目光短淺,急功近利,不深耕主業,埋頭“不務正業”,也是目前一些國內企業的“軟肋”。招商銀行副行長丁偉就曾表示,很多做實業的人都想去做虛擬經濟,從數據上就可以看出來,好多有資金、有實力的企業不願意做實體經濟。
早在20世紀初,經濟學家就指出,創新是經濟發展的源泉。柯達等諸多老牌企業的頽勢,也從反面證明了創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必須看到,即使柯達當前面臨困境,其依然還擁有著百年積累的1100多項專利,相比之下,蹣跚學步的中國企業的技術能力和創新基礎差距可能還非常大,要走的艱難險途也會更多。
未來的中國企業面對的是全球競爭者,必須時刻保持危機感和創新意識。柯達以及諾基亞等大牌企業今天的尷尬,更應該警示中國創新企業,創新沒有近路,更沒有退路。(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