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說:“最難最難(解決)的是公款吃喝。問題很複雜。在座的企業界人士,你們的交往方式主要也是吃飯啊,而且還要喝,但也不是沒有改革的辦法。現在的大酒店,我這個收入,一頓飯都請不起。浪費太大,三個菜能解決,為什麼要上八個十個呢?吃的內容,也可以簡單化,你吃的東西自己都記不住。一瓶茅台酒賣那麼貴,一個菜賣那麼貴,如果不是公款消費,絕不會有那個價公款吃喝,確實擾亂市場經濟!”
他山之石
國酒牽動民眾反腐神經
被譽為中國“國酒”的茅台酒最近深陷輿論漩渦:在很“榮幸”地入選全球奢侈品榜單後不久,又很“不幸”地淪為千夫所指的腐敗代表。由此而引發的抑制公款消費的呼聲在應酬頻密的農歷新年到來之際迅速升溫。
曾經的國禮已經成為一些公僕“禮尚往來”的熱門選擇。因此有不少人認為,公款消費是拉動茅台酒價格不斷上揚的重要推手。要論證這一點可能需要複雜的計算,但一個最基本也是最簡單的邏輯事實是,具備上述特質的茅台本來就不該出現在公款消費的名單中。
在這個名單中還有很多價格在四位數以上的中國名酒,以及進口威士忌、白蘭地和葡萄酒。這讓人們很有理由擔憂,沒有了茅台,還可以喝點別的,送點別的。
事實上,對於公款吃請的質疑並不是新鮮事。“喝壞了胃,也喝壞了黨風、政風,喝丟了民心”,這樣的警示人們已經耳熟能詳。但“喝出來的腐敗”仍舊屢見不鮮,茅台和它的夥伴們幾乎成了會談、招商,甚至是檢查工作的必備品。
公眾在呼籲公款消費要“透明”的同時,更關注權力運行的“透明”,這可能才是讓“官場”遠離“酒場”的根本所在。
還“茅台們”和“酒場”一個清白,應該是個嚴肅而又迫切的課題。整肅官場、規範權力運行,需要健全制度,需要廣泛監督,還需要切實問責。
人們注意到,政府部門已經開始陸續公布“三公經費”(因公出國經費、公務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招待費),相關的管理條例也正在完善和修改中,這僅僅是個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