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25日電/《長沙晚報》報道,“改病句:大熊貓是咱們的國寶。”在長沙某小學讀六年級的振坨最近被寒假作業中的這道語文題給難住了。振坨的老爸鄔先生大學中文系畢業,與文字打了10多年交道,也覺得有點小小的困擾:這句話應該不算錯吧?!
“大熊貓是咱們的國寶”到底是不是病句呢?如果是,準確答案又是什麼呢?圍繞這道題目,記者採訪了眾多老師、語言學者、教育專家,大部分人認為這句話說得通,不是病句。與此同時,更有不少人透過這道看似簡單的小學改病句題目,反思我們教育當中的某些“病症”。
題目 給“大熊貓是咱們的國寶”改錯?
振坨的這本《快樂寒假》是南方出版社出版的,在做到第43頁的改病句時,他被“大熊貓是咱們的國寶”給卡住了,左思右想,不知道錯在哪。於是只好向在媒體工作的老爸求助。老爸鄔先生反覆看了幾遍,也覺得沒錯,再打電話與同事、朋友探討,大家都認為不能算病句。可是題目就是改病句啊,要做就得先找“茬”,揣摩一下出題者的意圖,問題應該是出在“咱們”上面,於是父子倆一商量,把它改成“我國”,“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這總對了吧?
記者試圖撥打出版社電話,想知道標準答案是什麼,但最終未能聯繫上。不過,用百度一搜索,發現網上也有人就此求教,網友的答案差不多都糾結在“咱們”上: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大熊貓是咱們國家的國寶……儘管找到這個“正確”答案並非太難,這也算不上最“雷”人的題目,但鄔先生還是頗感無奈地說:“你說這種題目出得有什麼意義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