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又無疑是世界上潛力最大的市場,這一點從中國的改革開放給日本韓國經濟已經創造的增長空間就可看出。貿易談判必然會有得有失,但中日韓三國能形成一個多麼大的市場,結果是得大於失?共贏還是獨贏?這是不需要複雜的運算就可以搞清答案的算題。
貿易的擴大可能帶來國家間貿易順逆差的進一步加大。這是中日韓一些民眾的疑慮和擔憂所在,但這是任何自貿區談判中不可避免的問題。談判本身就是一個利益交換過程。統籌處理好短期利益和長遠利益、行業利益和整體利益之間的關係,考驗三國的智慧和遠見。
相比世貿規則和其他優惠貿易安排,自貿區是開放程度更高的區域經濟合作模式,所涉因素更多。一些韓國人和日本人認為,自貿協定不是一份單純的經濟協定,同樣關乎政治問題。這些人擔心和中國走得太近,會引發某些西方國家的不滿。
區域經濟一體化秉持開放性原則。推動中日韓三國關係發展進程中,經貿合作是先導。中國秉持和平發展理念。事實一再證明,和平崛起的中國並沒有像一些國家那樣運用經濟手段施加政治影響。
自貿區建設已成為中國對外開放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目前已簽署10個自貿區協議,中國東盟自貿區的活力尤為引人注目,已成為亞洲發展不可忽視的推動力。
東北亞地區是全球最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地區之一,中日韓實現貨物、人員、資本自由流動,東北亞地區的影響力將進一步增強。中日韓自貿區建設需要三國著眼經濟發展的整體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