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7日電/美國東部時間1月31日,佛羅裡達州,共和黨最具總統相的羅姆尼(Mitt Romney)再下一城,儘管他離確認全局性的絕對優勢依然尚早。當晚結束的佛州選戰以羅姆尼大勝告終,他的得票率達到47%,其最大競爭者、眾議院前議長金裡奇(Newt Gingrich)得票率為32%,另外兩位陪跑選手桑托勒姆(Rick Santorum)和保羅(Ron Paul)得票率分別只有13%和7%。
據新世紀周刊報道,在規則為贏家通吃的佛羅裡達,羅姆尼的勝利意味著他將獲得該州全部50張選舉人票,加上此前的票數,總計獲得87票,但離獲得共和黨黨內提名所需的1144張選票還為時尚早,而金裡奇在選後隨即表示“還有46個州等著自己”。
對於羅姆尼在佛州的勝利,美國媒體大多將其歸因於負面廣告。
“前所未見的負面鬥爭”
博思比(Nelson Polsby)等人在《美國政治戰略與結構》一書中對美國的總統競選信息分為兩類,一類來自新聞媒體報道,一類是付費廣告。在這兩類平台上,缺乏支配性優勢的共和黨主要競選者們都已遍體鱗傷。
在第一類新聞報道中,根據皮尤調查研究中心的統計,從1月16日至1月22日,即在南卡州競選結束後的一周,羅姆尼和金裡奇作為領跑者獲得的媒體報道量接近,但都遠大於其他候選人,特別是後者,其獲得的報道量更是比此前一周有了大幅增加。
該中心對報道內容的偏向性進一步細分,這兩位領跑者享受的待遇大致相當:對羅姆尼的報道33%為正面,35%為負面;對金裡奇的報道28%為正面,而負面比例也為28%。
從“變色龍”、貝恩資本的“襲購手”到最近的納稅疑雲,羅姆尼在媒體的負面報道中被描繪為一個不能相信的人,而金裡奇則被指摘為被趕下台的前議長、道德腐化、政客兼說客、背離自由市場理念,羅姆尼和金裡奇都在盡力尋找機會利用媒體抹黑對手。
在貝恩資本問題上,兩人的媒體交鋒便足有代表性。作為著名私募機構的創始人之一,羅姆尼領導該公司推動了類似辦公用品製造企業史泰博(Staple)這樣的企業成長,但另一方面也曾在突襲收購其他公司時解雇數千名員工,包括金裡奇在內的競爭對手便向媒體強調其攫取高額利潤卻同時砍掉就業崗位的負面背景,而媒體也樂見其鬥,戰火隨之燒向整個私募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