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人民大會堂與來訪的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會談。 |
中評社香港2月8日電/馬來西亞《南洋商報》2月6日載文《中歐關係的願景與問題》,摘要如下:
默克爾訪華,中德戰略夥伴關係進一步加深;法國總統薩爾科齊強調,中歐夥伴關係牢不可破;英國首相卡梅倫則在春節賀詞中稱,英國與中國的關係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深更廣,英國是面向中國投資最開放的歐洲國家。
歐洲“三劍客”高度重視對華關係,中歐關係的未來的確可期。但是中歐雙贏之路依然坎坷不平。這其中既有經貿合作上的利益不對稱訴求,亦有政治層面的滋擾,更有第三方勢力的攪局。
中歐經貿關係的利益不對稱,在華有三:一是作為世界主要的貿易大國,加之歐洲是第一大貿易夥伴,急盼歐洲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但是,這一訴求一直未得到歐洲各國的認可,尤其是德法等主要國家。
二是歐盟對華高科技產品的限制性輸出,既影響了中歐貿易額的平衡,也增加了中國對歐的不信任;三是對華貿易壁壘。歐洲雖不及美國那樣對華頻繁設障,但在危機處境下也開始加力,去年5月,歐盟即從單純的反傾銷開始對華“雙反”(中國產銅版紙“反傾銷”、“反補貼”)。近期世貿組織(WTO)裁決的有利於歐盟的中國9種原材料出口,以及可能延燒到中國稀土的貿易爭端,足以說明中歐貿易中存在的隱憂。
游說中國投資歐元落空
對危機中的歐盟而言,對華的利益訴求不切實際。去年10月27日,就在歐盟達成解決歐洲危機共識的當天,法國總統薩爾科齊主動通過熱線電話向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通報會議情況,希望中方投資歐元替代美元。28日,“歐洲金融穩定基金”行政總裁克勞斯.雷格林抵達中國,認為中國購買歐元債券可以增加除美元外的另一投資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