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2月12日電/聯合早報刊載作者廖建裕的文章,其編者注:去年12月27日,北京大學華僑華人研究中心與中國華僑華人歷史研究所聯合舉辦“北京大學華僑華人研究講座”系列(首場),邀請南洋理工大學華裔館主任廖建裕教授作主題演講,馬來西亞大學中華研究院院長何啟良教授作評議人。演講會由北大歷史系教授吳小安教授主持。廖建裕的演講題目是“中華在境外:全球化中的移民與華僑華人研究”,為時一小時。本文分兩部分摘錄了廖建裕的北大演講內容,由於演講過長,所以有關境內外中華新移民的研究沒有刊載。文中小標為編者所加。
這篇論文旨在簡要地討論近期的中華移民,尤其是新舊移民的異同;吸納國對中華移民的政策,新移民對於吸納國社會,特別是華人社會的影響;最後才涉足新移民研究的一些問題,以及它與華僑華人研究的關係。
在談到正文之前,我要說明幾點。在談到新移民時,我並沒有嚴謹的概念;也沒有將它局限於“改革開放後移居國外的中國大陸公民”,而是把港台的移民也列入在內。此外,我還把“遷移”與“移民”並用,甚至也把留學生列入移民的範圍之內。這是因為即便不是“真正”的移民,只要居留時間長,與吸納國的族群有某種程度的互動,就會對吸納國產生一定的衝擊。在這中華“新移民”的行列中,也包括了“非法移民”。
我們所知道的“移民”的概念其實是新概念。王賡武教授曾經在一篇論文中指出,在中國古書中,“移民”是動詞,是指在中國境內,由國家(政府)將一群人由一個地區移到另一個地區。後來,“移民”一詞才應用於中國境外。然而其意義也與西方國家有別,它不是真正的“移民”,而是“僑居”(sojourn)。當事業有成或者發了大財,就要回鄉,所謂“衣錦還鄉”。所以“移民”不是永久性的。這可能就是“落葉歸根”的概念。然而,對當時的中國移民來說,經常是事與願違,特別是在早期,由於交通不便,又有國家禁令,要回到故鄉不易。許多移民,因此常在異鄉結婚生子,結果就“落地生根”。
然而,20世紀80年代後的新移民與早期的移民不同,他們不再是落葉歸根,也不是落地生根,而是“浮萍無根”,為了尋找更理想的居住地而到處“漂泊”。這些“理想”的居住地往往是在發達的東、西方國家,尤其是後者。為什麼新移民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且讓我們看看在近代與當代的中華移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