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省統計局發佈的《2011建設幸福廣東綜合評價報告》,水平指數涵蓋就業和收入、教育和文化、醫療衛生等多方面。(文匯報) |
中評社香港2月14日電/廣東省統計局13日發佈《2010年建設幸福廣東綜合評價報告》,該報告是廣東以去年10月率先在中國出台的省級幸福指標體系為評價依據,而首次測算出2010年及相關年份建設幸福廣東水平指數、發展指數和綜合指數。
香港文匯報報道,廣東省統計局局長幸曉維表示,該指數經過借鑒相關數據經驗,經過專家評定、徵求社會意見等程序,總的來說不以GDP論英雄,但畢竟是首次,相關數據還有待完善。幸福指標體系本身起到了倒逼政府去改善民生福祉的作用。
測算顯示各市發展差距縮
據幸曉維介紹,此次幸福廣東綜合評價報告根據實際情況,將珠三角與其他城市區分開來評價。測算結果表明,廣東各市發展差距縮小。從測算指數和社會發展指數看,大體趨勢是相同的。而從水平指數看,2010年21個市指數比上年均有提高,其中,珠三角地區指數最高的市(廣州80.13)與最低的市(肇慶66.69)相差13.44個百分點,比上年縮小0.69個百分點。粵東西北地區指數最高的市(韶關76.17)與最低的市(茂名69.35)相差6.82個百分點,比上年縮小2.98個百分點。從水平指數變異系數看,珠三角地區由2009年的6.9%縮小到2010年的5.7%,粵東西北地區由2009年的4.3%縮小到2010年的3.3%。這說明廣東區域協調發展情況也得到了提高。
據了解,水平指數主要涉及十類一級指標,包括了就業和收入、教育和文化、醫療衛生和健康、社會保障、消費和住房、公用設施、社會安全、社會服務、權益保障和人居環境等。從相關數據看,它跟人均GDP的排序非常接近。測算結果顯示,廣東各市建設幸福廣東的水平不斷提高,發展進程加快,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報告建議廣東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要更加注重社會發展。
民生人居環境佔大比重
廣東省統計局總統計師邱俊表示,此次測算不光是經濟指標,民生、人居環境等指標佔的比重較大。在發展指數中的短板對各市綜合指數影響較大,在珠三角9市中,深圳因發展指數靠後影響了綜合指數排序。主要原因是其社會發展未與經濟發展保持同步,雖然人均GDP位居全廣東第一,但是勞動者報酬佔GDP比重、每萬人擁有公共文化設施面積、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萬人治安和刑事警情數等均落後於廣東平均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