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回應事件疑點:
一、當年未有告知你和楊經文建築師行有關連的職員,你因何沒有跟進他是否行為失當?
梁振英回應:當時我的確不知道公司被列入那間建築師行內成為顧問,我只能說,我已依所有程序申報利益,評審之一Peter Proege也不認為事件涉誠信問題,但回想起來,今後我會做得更好,例如會向公司內的同事查問有否和相關公司有利益關係。
二、文件已披露你沒有申報和楊經文建築師行的關連,你是否仍堅持自己不涉誠信問題?
梁振英回應:事件已發生十年,從來無人提及事件關涉誠信問題。再者,當年十名評審中,五名為港人,四名為外國人,一名為內地人,全都是社會知名人士,如果當年眾人認為事關重大,香港作為一個高透明度和資訊發達的社會,不可能有任何隱瞞。
三、楊經文建築師行已明確列出和你有關連,你因何仍堅持沒有利益關係?
梁振英回應:利益申報要求是和參賽隊伍有關,是次比賽牽涉建築設計知識,但戴德梁行只是測量師行,不可能和參賽隊伍有關連,而且我們當時對於被列入參賽公司的顧問毫不知情,無從申報。
四、你因何只記得首名作品的概念,卻忘記了這份你多次投票支持的作品概念,而且以前說不記得如何投票,但現在卻可具體說出投票情況?
梁振英回應:對首名作品印象深刻是因為其玻璃天幕設計相當獨特,其他作品則多是大面積綠化。至於投票情況,也是因為參看了政府的文件才說得出來。
五、當時有職員已把公司四名職員的資料交給涉事建築師行,你當時在公司因何仍不知道這些事情?
梁振英回應:我們的業務很廣泛。我當時是在中環上班,但其他同事是在魚涌上班,我們平時並非經常碰面,我也不想評論舊同事的責任問題,但我當時實在不知道,也的確已按照程序申報已知的利益。
六、你在信中說有看過與當年有關的草圖,你因何仍說對事件不知情?
梁振英回應:所有資料都是於事後知道被列為顧問後,追問同事始得悉的。當時我追問有關同事把甚麼資料交給對方公司,有關同事便把相關資料包括草圖等給我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