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欣(右二)在台灣“中國統一聯盟”舉辦的二二八事件65周年座談會上講話 (資料圖片) |
中評社台北3月8日電(作者 紀欣)3月初,大陸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中共中央對台工作會議和政協會議開幕大會工作報告中,均表示要進一步擴大同台灣有關黨派團體、社會組織、各界人士和基層民眾的交往,不斷夯實兩岸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民意基礎,也要就兩岸文化交流情況等開展專題調研,深化兩岸文化交流合作,增進台灣民眾,特別是青少年群體對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認同。我們以為,這兩項工作的確對於兩岸和平發展的延續與深化至為關鍵。
2012大選結果顯示九二共識獲得台灣多數民眾的認可,但由於馬英九過去四年經常迴避九二共識中的“一中”,突出“各表”,又未能在教育與文化政策上“撥亂反正”,徹底掃除“去中國化”、“文化台獨”的遺毒,台灣民眾對於“兩岸同屬一中”的認同並未增強,主張統一、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不升反降。我們認為,擴大兩岸各界,特別是基層民眾的交往,應可加強台灣民眾對於“兩岸一家人”的情感,以及自己也是中國人的身分認同具有切身的實感。我們也認為,兩岸同文同種,同根同源,擴大兩岸文化交流合作,可讓兩岸中國人建立起共同的歷史記憶、文化認同和民族認同,最終和平結束政治對立。
中國統一聯盟一向把導正台灣民眾的國家認同做為重點工作。早在李登輝、陳水扁利用修改中小學史地教科書,建構“台獨史觀”時,我們即聯合了愛國的史地學者,大聲疾呼,警告當政者篡改台灣歷史,不僅違背“一中憲法”,也將混淆青年學子的國族認同,危害兩岸關係。馬英九2008年上台後,我們更多次建言,要求馬政府在教育與文化政策上進行全面的“撥亂反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