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論是:以色列在一九八一年炸毀的並不是核武設施。反倒是這麼一炸,讓伊拉克差點弄出真正的核武。
文章說,同樣的道理,今天伊朗是不是正在發展核武,不能由美國和以色列說了算。在很多回教徒看來,發展核武是罪惡,所以伊朗內部有爭議,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米尼即對發展核武持保留意見。因此伊朗有能力是實(西方專家謂伊朗可在一年內試爆,數年內完成投射裝置),但有多高的意願是另一回事。一向反以的伊朗總統阿瑪迪尼傑明年任滿下台後,新政府態度如何也是變數。
是否發展核武在伊朗國內尚未定案。但是如果以色列轟炸伊朗核設施,那幾乎不必問,伊朗國內反核武的聲音將立刻終結,就像當年的海珊,只能毫無選擇的大力發展核武。
就戰術而言,以色列在一九八一年的轟炸很成功。但是今天的情況不能保證以色列再次成功。第一,從以色列到伊拉克,單程不到一千公里;到伊朗則至少一千六百公里,來回三千多公里,已經是以國戰機加油飛行的極限。第二,經過的領空比當年複雜的多。第三,伊朗有空防及報復能力。以色列飛機攻擊伊朗後,就算全體安然返航,也必須立刻轉換為防禦的角色。第四,其他反以色列的勢力不會甘於寂寞。
國際原能總署不樂見以色列動手,因為伊朗今天多少還和原能總署合作,萬一遭到以色列攻擊,合作可能全面終結,原能總署將更不知道伊朗在幹什麼。大國也不樂見以色列動手,因為牽涉到中東和平、國際油價、荷姆茲海峽等重要水道的暢通等。
國際有共識,不許可伊朗擁有核武。納坦雅胡要求於伊朗的,諸如廢除庫姆的地下核設施、停止濃縮鈾並銷毀所有濃縮鈾成品、只保留製造醫療用同位素或核能發電燃料棒等,也正是聯合國絕大多數國家(包括中、俄)的共識,所以各國仍寄望外交折衝。
文章說,納坦雅胡何嘗不知道上述種種?但他仍不時讓人覺得“我們恐怕不得不動手”,因為藉此成功塑造了“以色列遭到伊朗威脅”的印象,不但激發內部的危機意識,也在國際上獲致同情,例如奧巴馬一再提到“美國和以色列的關係是牢不可破的”,這些對以色列當然是好處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