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5月國民黨重新執政,兩岸恢復協商(中央社資料照片) |
中評社台北3月22日電/台灣學界有不少人建議政府設置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委員會,邀請各黨派與各界菁英參加。此一建議類似九十年代“總統府”設有國家統一委員會,由各黨派與各菁英組成,並成為當時政府大陸政策決策體系中的最上位機構,制訂了國家統一綱領,對兩岸協商、台海和平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發表點評文章說,2000年5月,陳水扁上台時,把“沒有廢除國統會、國統綱領的問題”,作為他向海內外所承諾的“四不一沒有”之部份。但至2006年2月,他自食其言,宣佈廢除國統會、國統綱領,引起台灣內部分歧、大陸反彈、美國不滿。當時大陸國台辦發佈新聞稿說:“陳水扁推動台獨分裂活動步步升級,勢必引發台海地區的嚴重危機,破壞亞太地區和平與穩定。”
直到2008年5月國民黨重新執政,兩岸恢復協商,台海才告別動蕩不安的狀態,開啟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局,深獲台灣主流民意支持與國際社會肯定。因此,無論政府是否考慮比照九十年代作法,在“總統府”設置以“總統”為主任委員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委員會,兩岸關係的和平與發展,確已成為台灣內部與兩岸之間的最高共識。
和平發展一詞,係由中共第二代集體領導的核心鄧小平所提出。他於1984年表示:“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如今,和平發展已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份,不僅是大陸外交政策的指導原則,也是大陸對台政策的指導原則。
2005年4月,在野的國民黨對此正面回應。當時,黨主席連戰與胡錦濤總書記於會談後,共同發佈“兩岸和平發展五項願景”,並經接任黨主席的馬英九親自提議,將五項願景納入黨的政策綱領。2008年12月,胡錦濤在六點講話中強調:“我們要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題,積極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今年二月,大陸國家副主席、半年後將接任中共總書記的習近平訪美時,呼籲美國“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鑒於四年來緩和的台海局勢合乎美國利益,無疑美方必然認同海峽兩岸的此一方向。而在台灣有能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黨,就擁有獲得選民信任而執政的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