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懿麟 上海 戰略評論員,博士
資本主義正陷入一場自身的嚴重危機,這使得經濟衰退和債務問題突然變成了一個熱門話題,僅僅在今年三月,歐洲各國就討論經濟增長和擴增危機防火墻分別舉辦了布魯塞爾歐盟峰會和歐元區財長哥本哈根會議。儘管就目前而言,歐洲各國仍是從歐洲自身的經濟角度來認識自身的糟糕境況,或者也有一些經濟學家將此歸為更宏大的資本主義的抽象概念來分析歐洲的經濟危機,但如果我們要對歐洲經濟的未來做一個準確的、或是預測性地描述的話,那麼危機中所蘊含的政治意義或是其他什麼歷史性的推動力量,則更為重要地影響著歐洲經濟格局的發展進程。似此,我們可以將這種源自歐洲自身的意志和新的經濟格局概括為以下十個方面:
(一)雖然歐洲聯盟各國經濟形勢的迫切要求不同,但是作為一個資本主義體系下的經濟共同體,渴望一個共同的未來:即通過有組織的包括經濟和武力在內的整體力量的聯合,來實現其重新發現“大歐洲”的價值。
(二)在英國拒絕加入歐元區使英國陷入自我孤立的境地之後,英國實質上是處在歐洲事務的邊緣。
(三)俄羅斯長久以來被“天然地”排除在歐洲體系之外絕非歷史的偶然,由於俄羅斯在本質上天生不屬於歐洲文明,在地緣因素亦被歐洲劃歸為東方國家,這使得俄羅斯很難真正意義上地融入歐洲的政治和經濟版圖。
(四)歐洲聯盟形成各自國家的價值觀或是宗教性(基督教徒占百分之九十一)的觀念,以及歷史文化的形成大體相近,從公元前的希臘羅馬文化、歐洲文藝復興,直到近代工業革命和現代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形成。因此,把歐洲國家的經濟和個人觀念整合在一個“大歐洲”的政治意志之下的方向性趨勢並不令人意外——當然,如果歐洲各國能夠首先很好地解決其作為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的話。
(五)歐盟國家確定如何討論、制定和解決歐洲債務危機的立場和決策不同,這意味著歐元區國家擁有一個貨幣體系的聯邦,卻沒有與之匹配的政治決策力和執行力。無論是此前的希臘危機還是隨即到來的西班牙和意大利債務危機,由於缺乏行之有效的迅速決策力,危機蔓延的速度遠遠比政治談判的速度要快得多,這將導致歐元區面臨解體的風險。這就決定了,不同於美國的債務問題,歐洲的經濟問題是結構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