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4月6日電/台灣面對開放美國牛肉進口後,可能出現開放豬肉的壓力,台駐美代表袁健生今天指出,可以參考當年談判開放火雞進口的經驗;當時談完火雞後,並未提及後續開放項目。
中央社報道,袁健生在駐美代表處舉行新任駐休士頓辦事處處長廖東周宣誓典禮後,對政府處理美牛問題表示,為維護“國家”利益,台灣的美牛政策已經很清楚講出來,美方應該體認到台灣為何開放,是因為考量下一步TIFA(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
他表示,鑑於美方的政治現實考量,牛肉開放後有利無害,為何不能開放?
部分“立委”認為美豬壓力在美牛開放後將隨之而來,袁健生指出,當年參加開放美國火雞肉進口談判,當時也沒談到開放進口,後面會是什麼。現在牛肉有爭議就談牛肉,不能完全參照一方的做法,每個國家有自己的做法。
袁健生根據開放火雞肉進口談判的經驗說,當年大家對白肉興趣不大,認為吃雞肉就好,開放火雞肉進口後市場反應不好,美方也接受,不能說為了美國利益台灣人非吃不可。
對於“國家”利益、民眾健康與國際空間的拿捏,袁健生強調,全世界許多國家都開放牛肉進口,台灣考量恢復TIFA,進入TPP(跨太平洋夥伴協議),參與國際貿易,不被孤立等現實因素,這已經是政府的政策,既然對“國家”有利,對民眾造益,為何不進行?
“行政院”提出開放美牛16字箴言“安全容許、牛豬分離、強制標示、排除內臟”,在國際化環境的現實中,袁健生說,當年決定開放火雞肉,總不能強迫民眾去買,就像進口香菸一樣。
他表示,牛肉是很好的食品,既然科學無法證明對人體有害,全世界都在食用,為何不考慮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