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5日電/去年7月,南北蘇丹分裂,南蘇丹正式成立。但分離並未消除雙方衝突。近日雙方又起武裝衝突。此次戰爭爆發有三大原因:邊界劃分問題、資產分配問題和石油利益分配問題。邊界問題是表象;資產問題也只是皮毛;石油問題才是核心。
據錢江晚報報道,儘管原蘇丹南北雙方曾交戰數十年,獨立後也劍拔弩張並已兵戎相向,但兩國在石油領域卻相互依賴。原蘇丹大部分石油生產來自南方,但輸油管道、煉油廠和港口卻在北方。南蘇丹生產的石油,需要通過北蘇丹的管道輸送到北方的煉油廠或港口。這種地理分布的“錯位”是南北蘇丹的核心矛盾,也是此次戰爭的根本原因。
2005年,原蘇丹政府同南方簽署了《全面和平協議》,結束了蘇丹內戰。根據協議,南蘇丹在公投後從原蘇丹分離,單獨建國。然而,這份由西方主導的“和平”協議卻沒有劃定南北雙方的石油權益歸屬,也沒有確定南蘇丹石油過境北蘇丹需要支付多少運費,為日後的戰爭埋下了禍根。
南北蘇丹分立後,兩國為石油運輸費爭吵不休。北蘇丹坐地起價,要價33美元/桶;南蘇丹則就地還價,直接還到1美元/桶。價差過大的背後,是長期敵對造成的不信任,以致雙方都缺乏誠意。
為了徵收南蘇丹“石油欠款”,北蘇丹作價處理了原屬南蘇丹的一批石油。南蘇丹則以“慢性自殺”作為報復,宣布停產境內石油,擺出和北蘇丹“同歸於盡”的架勢。4月10日,南蘇丹軍隊攻占了北蘇丹境內的哈季利季油田——該油田按照海牙國際法庭的判決屬於北方,目前是2號區塊的一部分,由中國公司參股的大尼羅石油作業公司進行開採。18日,北蘇丹向南蘇丹宣戰,拉開了南北蘇丹之間的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