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稱,緬甸軍隊在鄉村和少數民族地區力量雄厚,是反對改革的重要力量。 |
中評社香港4月26日電(記者 梁棟編譯報道)自從4月1日昂山素季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在議會補選中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後,對緬甸進行了20年經濟制裁的西方國家開始“鬆綁”。澳大利亞和美國已經解除了數百項對緬甸的旅遊和財政限制。美國也承諾將在某些商業領域解除對緬甸的制裁,並允許美國的人權組織進入緬甸。英國首相卡梅倫最近也在緬甸表示,歐盟應該解除所有對緬甸的制裁,但依然會維持武器禁運。
《經濟學人》雜誌的文章稱,正是西方國家的這些舉動激勵了緬甸政府目前所做出的改革,而這種形式的“互動”還將繼續。與政治進步同時到來的還有經濟上的好消息——緬甸宣佈將引入一種統一的貨幣兌換機制,並計劃建立股票交易所。
然而,緬甸要建立一個法治的市場經濟所面臨的挑戰卻是來自大城市之外。在仰光和曼德勒以外,反對改革的勢力依然根深蒂固地盤踞著。當西方的外交官還在擔心緬甸的改革是否是“不可逆轉的”之時,在緬甸廣闊的偏遠地區,更關鍵的問題卻是改革到底有沒有發生。
文章以緬甸北部的撣邦為例。撣邦是緬甸最大少數民族撣族的聚集地,有著豐富的柚木和礦產資源,同時也是連接中國和緬甸的重要通道。這條經濟走廊也見證了緬甸扭曲而腐敗的政治經濟發展。
文章稱,在撣邦,軍隊的支配主導力量是最明顯的。距離曼德勒市200公里的臘戍是緬甸東北軍區的總部,擁有30個步兵營。幾十年來,國家軍隊與該地區的少數民族叛軍進行了許多次戰鬥。今年一月,軍方與北撣邦軍簽署了停火協議,但沒過多久戰火又重新點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