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的“路條”拿到了,南科大的身份不再尷尬,此前坊間的種種傳言也不攻自破,事情正在按部就班地積極推進。欣慰之餘,不免揣測,曾寫入南科大暫行管理辦法總則、也引起公眾高度關注的“教授治學、學術自治”還能堅持嗎?南科大之前招進來的那批學生又將如何善後?
南科大一度引發輿論風暴,固然與朱清時個人的魅力有關係,卻也與其“教授治學、學術自治”等賡續傳統的努力姿態不無關聯。這些年來,關於高等教育改革的爭論十分熱烈,問題一長串,而藥方也是一大叠,紛紛擾擾中,很多有識之士把目光往回看,回望民國以來的中國大學,蔡元培時期的北京大學、梅貽琦時代的清華大學,乃至此後的西南聯大。南科大也成了寄托公眾教育理想、凝聚某種社會共識的對象。
南科大終於被納入現行的教育序列固然可喜,那麼,“教授治學、學術自治”與現行的教育法規之間能兼容嗎?從目前的情形看,教育部批覆雖然沒有回應這一熱點,但其要求南科大遵守基本教育制度的說法,應該說也算一種委婉的回應。“基本的教育制度”無非就是現行的教育法規以及其他學校的成例而已,而遍尋各地,目前尚無找到支撐“教授治學、學術自治”的依據。也因此,此後的情形如何走向,還需進一步的觀察。
即便是將南科大作為“教授治學、學術自治”的一個試點,按道理講,也應該有一個明確的說法。當然,不排除南科大可以先行先試的可能。無論如何,好不容易形成的社會共識,不可能因為一紙批覆而煙消雲散,更不可能被主動性遺忘。
說起來,南科大這幾年似乎一直是在“折騰”,只是這樣的“折騰”也實在是彌足珍貴。因為其所折騰的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那40多名學生以及一些家長,而更應該是中國教育界根深蒂固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朱清時當然不是一個盡善盡美的偶像,但肯定是一個有見識、敢作為的先行者。他的意義和價值,並不僅僅在於一個南科大,而在於其對於中國高等教育帶來的理念上的衝擊。
教育部的批覆只是開了一個頭,接下來的,還將有著更為複雜的局面需要南科大去應付;而南科大的“教授治學、學術自治”,無疑也將經受社會公眾與主流教育思想的夾擊,改革沒有窮期。(時間:4月25日 來源:中國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