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27日電/在遙遠的非洲大陸上,活躍著許多華人的身影。他們因為不盡相同的原因來到這片土地上,在這裡演繹著屬於自己的喜怒哀樂。可是,打劫、槍擊、綁架事件卻頻頻發生在他們身上。究竟該如何改變這種狀態?
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4月18日,南非西北省勒斯滕堡地區再度爆發騷亂,兩家當地華人雜貨店在騷亂中被哄搶,所幸並無人員傷亡。騷亂持續4天,當地警方宣布已逮捕至少31名不法示威者。近年來,西北省頻繁發生罷工、遊行示威、騷亂,而無論原因如何,每次活動幾乎都會引發一些不法示威者襲擊商鋪事件,華人商家經濟損失慘重。受害華人不僅得不到經濟賠償,甚至還面臨人身安全的威脅。
候鳥與過客
“整個非洲,除了南非、毛裡求斯等地方有老僑外,大都是八、九十年代過去的新僑。”博茨瓦納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南庚戌說,“大部分僑胞在非洲的經歷不過一二十年。”
作為中國海外移民的新興目的地,非洲大陸的僑胞有自己的特點。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馬恩瑜指出:“由於華僑進入非洲的時間較短,並沒有很深地扎根於當地社會,候鳥現象很多。很多華僑只是來非洲掙錢,家屬留在國內,工作幾年就走;一些私企老板把家屬放在國內,自己兩頭跑;還有一些工程建築行業,員工住在一起,工程完成後立即離開等。”此外,把非洲當作“跳板”前往歐美的也大有人在。不難理解,這種“候鳥”與“過客”心態造成了許多非洲僑胞對當地社會政治活動、文化活動的參與程度較低,與當地民眾之間存在一定隔閡,這也是很多問題和危機出現的深層次原因。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真心愛上非洲這片熱土,願意扎根在此的僑胞也多了起來,僑胞在非洲的發展越來越引人注目。
合作與維權
多年來,非洲華人遭遇搶劫、槍擊、綁架的新聞頻頻見諸報端。這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僑胞在當地維權的艱難。其原因不難理解,正如馬恩瑜指出的,一方面,是華人對當地事務參與程度低,不能有力表達自己的權利訴求;另一方面,是在非華人的流動性較高。不過,令人欣慰的是,經過了適應期的非洲僑胞逐漸團結在一起,開始通過各種渠道捍衛自己的權益。
前不久在北京舉行的“第六屆世界華僑華人社團聯誼大會”上,南非華人警民合作中心榮譽主任李新鑄介紹了南非警民合作的例子。隨著中國對南非的貿易額逐年大幅提增,加上華人喜愛用現金交易,而且習慣了案發後不報案的息事寧人做法,針對華人的刑事犯罪案件一浪高過一浪。“2003年遭遇刑事犯罪致死的中國人達24人之多。”李新鑄說。在中國駐南非使領館的協助和指導下,南非華人警民合作中心於2004年1月應運而生。所有地方同鄉會、商會和行業協會的會長都在中心擔任職務,各商會的骨幹人員都擔任理事會成員。理事會成員也擔負起了中心全年運作所需經費的主要捐助任務。中心一方面督促南非警方加大破案力度,協助受害人追蹤案件進展。另一方面,勇敢出擊,打擊危害華人權益的黑惡勢力。
有付出就有回報。中心不僅保護了華社的安全,也成為與南非當地社會溝通的橋梁。“我們每年年底都和南非警方有一次大型的聯誼活動,從2004年開始至今,每年都沒有中斷過。”李新鑄說,中心已經成為非洲最重要的兩個全僑性社團之一。
社團與融入
無論是工作生活在非洲的僑胞,還是研究非洲僑務工作的專家,都已經意識到,非洲僑胞要發出自己的聲音、保護自己的權益,最好的選擇是努力融入當地社會。
該如何融入?“我希望非洲的華僑華人在方便的時候能多參與當地社團活動,而不是僅限於華人圈子。”南庚戌提出自己的想法,“華人的不良‘事跡’屢屢見諸報端,這和大家不熱衷當地事務有很大關係。”南庚戌的這種想法來自自己的經歷。“我參加了當地一些國際性組織,每個月總有一些捐助活動,我都要去,對提升華人形象就有幫助。我參加當地商會,是當時商會中第一個華人企業代表。只要在那裡有了一席之地,其它人就不會肆無忌憚地批評華人和華人企業。當然,這是最粗淺的一種說法。我覺得,要融入當地社會,可以從參與當地社團開始。我們到海外,剛開始,資歷、財力、人脈都不行,慢慢熟悉以後,就可以深入當地社會了,這也是公共外交的第一步。”
今年“兩會”報告中首提拓展非洲僑務工作,給非洲僑胞吹來一陣春風。該如何順勢而為?這無疑是大家都在努力探索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