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認識中美是否走向衝突的問題
文章稱,美國的主要戰略對手蘇聯解體後,美國用兵仍十分頻繁,但沒有與主要大國發生過大規模軍事衝突。近來美國高調聲稱戰略和軍事重心東移亞太,武裝部隊總司令還親自到亞太要地部署,強調將強化與日本、韓國等的傳統軍事同盟、宣布駐軍澳大利亞、首批海軍陸戰隊已經到位常駐,並尋求在菲律賓和新加坡等國增加常駐兵力或重建軍事基地,調整在整個亞太地區的軍事戰略和兵力部署,並借口為應對朝鮮的導彈攻擊,企圖在亞洲建立導彈防禦系統。國內外有專家學者認為,美國的新軍事戰略劍指中國、構築多重包圍圈、牽制中國的軍事行動。這種從兩軍長期對壘角度的觀察和分析,也不能得出兩國必然走向衝突、而沒有別的選擇的結論。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但受種種條件的限制,要真正完全知彼知己是十分困難的,在情勢急劇變化時,更是難上加難。因此,盡可能從多角度對美國戰略調整進行觀察和研究是有益的。
從政治、外交和經濟等不同角度看美國將戰略和軍事重心移至亞太,可以確定的是,美國已經看到亞洲的勃勃生機和發展潛力,有意加大投入,從中獲取最大利益。中國是亞洲大國,地位和實力均在不斷上升,自然是美國想獲利的最重要來源地。至於美國想通過圍堵、遏制中國獲利,還是想通過與中國協調、合作獲利,目前的狀態是兩者兼而有之。
首先,必須看到,中美兩國人民是相互友好的,他們從心裡不願看到兩國交惡;特別有了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的教訓後,兩國走向衝突或戰爭更難以變成現實。
其次,美國決策者目前雖然有了以重心東移亞太為內容的全球戰略調整計劃,但是計劃的實施將是一個較長的過程,特別在美國因經費拮據而逼迫實施戰略收縮的大背景下,要在亞太地區大幹一場不是那麼容易。在國際局勢正經歷大動蕩、大變革的特殊時期、新興經濟體群體性崛起以及現代作戰空間和式樣變革一日千里的情況下,美國仰仗超強軍事實力、美元霸權和超群科技智力繼續稱霸全球的戰線過長,困難越來越多,難免顧此失彼。固守一霸地位已捉襟見肘,主動出擊,也大都只能在戰略謀劃、策略或戰術層面。美國在亞太攪局、給我國製造點麻煩、增加我國崛起成本也許是美國圍堵、遏制中國的具體表現。
第三,美國反覆表白,重視亞太是為了亞太力量的再平衡,是為了亞太的和平與穩定,因為一些亞太國家不願看到中國在亞洲獨大。事實上,中國奉行以鄰為善、以鄰為伴的睦鄰友好的政策,與亞洲國家和睦相處,決不會在亞太坐大;而美國應以實際行動證明其在亞太的建設性作用。美國在亞太維護和平的言行會受到歡迎,但破壞和平與穩定的言行不得人心,難以得逞。有理由相信,維護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促進經濟繁榮應該是包括中美兩國在內的所有亞太國家的共同願望和目標。中美理應在相互尊重對方在亞太利益的基礎上,加強協調、合作。
文章最後總結道,為了追求和平,防止戰爭,造福人民,中美兩國只有繼續共同努力,同舟共濟,創建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新型大國關係,朝著永不兵戎相見的大目標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