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5月19日電/馬英九相隔四年的兩次就職宴,每人預算從一千八百元降為一千六百元,道數從九道減為八道,雖然承辦單位一為高雄漢來,一是台北圓山飯店,卻有一道“樹子蒸石斑”完全一模一樣,同樣在菜單裡也少不了馬英九最愛吃的台灣米!
中國時報報道,圓山飯店表示,大家都知道馬英九愛吃甜食,其實馬英九更愛台灣米,指定“國宴”絕不能沒有飯,最近一次圓山承辦的“國宴”使用台梗九號米製作地瓜、芋頭口味的三角壽司,這次就職宴則設計了飄香荷葉飯。
不過愛吃飯的馬英九或許是食量小,或許是注重身材與健康,每次設宴都要求菜量減一半,這次“國宴”亦不例外,圓山飯店透露,這個習慣和陳水扁後期一樣。
與陳水扁一樣的還有親民作風,昔日“國宴”入席後便不可離席的規矩被陳水扁打破,賓客上前敬酒、或去上廁所,甚至忙著接手機,都沒關係,把安全拋諸腦後。在圓山飯店工作超過四十年、服務過五位“總統”的老圓山人同時細數歷屆“總統”的“國宴”喜好:“國宴菜色就如台灣社會的縮影,也反映‘總統’性格。”
蔣中正時代台灣仍處農業社會,“國宴”多半“呷粗飽”,肉類搭配飯或麵,但老蔣注重美食,執政後期逐漸出現魚翅、鮑魚等好料上桌。到了蔣經國統時代,菜色轉為簡單、清淡不油膩,小蔣對吃完全不講究亦不挑剔,有吃就好。
李登輝主政時正逢台灣經濟起飛,“國宴”最豐盛,二兩重的排翅、鴨蛋大的鮑魚、半隻龍蝦是基本菜色,還有餐後酒跟雪茄。
陳水扁任內本土意識抬頭,地方小吃開始上桌,但整慘了“國宴”廚師。
“虱目魚丸湯一定要用象徵台灣的番薯葉做裝飾,番薯葉快黑又易萎,只好出菜前燙一片、擺一片。”廚師對童子軍試菜記憶猶新,就連藏在鬆糕裡的芋頭番薯甜餡都要黏在一起,才能象徵族群融合、心手相連,“國宴”菜單真是用心計較。
另外,“國宴”考量各國貴賓使節的禁忌,有“四不三去”的最高原則:不用豬油、不用味精、不用紅肉、不用料酒,所有食材去骨、去刺、去殼,免得麻煩或出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