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大學不是“造富”高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21 14:36:16  


中國校友會網日前發布《2012中國大學傑出校友排行榜》獲悉,自改革開放30多年來,清華大學培養和造就84名億萬富豪校友,校友財富合計近3000億元,超越北大成為2012中國造富大學排行榜冠軍。
  中評社香港5月21日電/美國《僑報》5月19日載文《大學無需“造富榜”攢名》,摘要如下:

  中國校友會近日公布的“2012中國造富大學排行榜”顯示,清華大學因“培養和造就”84名億萬富豪校友而榮登榜首,其校友財富合計近3000億元人民幣,當之無愧成為了中國“造富搖籃”,北京大學緊隨其後。

  媒體的熱炒、民眾的熱議,在強化了人們頭腦中“名校=財富”意識的同時,也讓中國高等教育蒙上更多商業化、功利化色彩。

  一些人很難說是在拿到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文憑後才“發達起來”的,而另一些人或許是在“富貴”之後,為了進一步壘高自己的身價,再以非常手段擠進名校鍍金的。這樣的例子還少嗎?當然,一些名校也很樂於這麼做,比如“特招”體育明星、政府官員、名人富商等,並借助這些“達官顯貴”為學校謀利。

  不幸的是,社會似乎已接受了這些名校的“招生”方式,家長和學生們選擇名校的理由也心照不宣:文憑當跳板,或升官或發財,如此而已。雖也有仁人志士不斷疾呼,大學要更注重培養學子的公民素質、陶冶情操、鑄造知識人才的品格。

  百年前,北大老校長蔡元培就說:“大學學生,當以研究學術為天責,不當以大學為升官發財之階梯。大學並不是販賣畢業證書的機關,也不是灌輸固定知識的機關,而是研究學理的機關。”但今天,一些大學大有淪為“賣文憑機關”的危險。大學和權貴“互利互惠”不僅降減了大學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和社會示範效應,更扭曲了教育的功能。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