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5月24日電/馬政府近期施政飽受批評,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直言,目前台灣社會面臨的各項問題,馬英九當然有責任,但制度面更需檢討。他認為,目前的行政部門比起九○年代顯得“保守多、創新少”,癥結就在於政務官比例太低;以服從為主的事務官,又缺乏替政策辯護的勇氣,進而造成馬英九常被迫親上火線說明政策,身旁卻不見“內閣”官員的怪異現象。
中國時報報道,蘇起昨天應邀在丘宏達紀念研討會上發表演說。曾先後在李登輝及馬英九政府任職的他分析,政務官來源缺乏,是當今政府行事較過去保守主因之一。蘇起表示,今天許多優秀的社會人士普遍不願進入政府,導致政務官幾乎有一半為事務官出身。事務官的行事風格就是“少做少錯”,也讓馬政府四年來一直是“只有獨唱,沒有合唱”,馬英九為了推動政策,經常得自己站上第一線。
蘇起認為,“國會”效率不佳是台灣的另一個嚴重問題。他表示,韓國能從亞洲金融風暴中翻身,今天“國民”所得已經遠遠超越台灣,和韓國政府大力整頓制度,讓韓國國會平均一年通過約一千八百項法案息息相關。蘇起指出,目前台灣“立法院”平均一年只能通過一百六十項法案,其中絕大多數還不是行政部門提案,凸顯近年“立法院”只是政治鬥爭舞台,“國家”興利只是次要功能。
蘇起認為,“立法院”現有的“朝野協商”機制,讓少數“立委”決定法案通過與否,是台灣民主制度“最黑暗的角落”,應該立刻改革。他表示,他幾年前初任不分區“立委”時,就有資深“立委”私下對他說,“沒有進去那個(朝野協商)房間,你就只是“立法院”的‘委員’,不是‘立法’委員。”
蘇起認為,能參與朝野協商的“立委”最多只有十來個人,這項制度不僅扭曲民主選舉結果,更導致國民黨坐擁“國會”多數席次,立法權力卻被“閹割”,執政的國民黨應對此有所表示。
蘇起表示,未來四年台灣政治最重要的課題是“朝野合作”。他認為,朝野在許多政策立場上的差異其實並不大,在經濟、“國防”、外交固然如此,即使在兩岸也只有意識形態(獨或不獨)的差異。
他呼籲兩黨試著合作,讓“國家”跳脫當前困境,否則不管誰當“總統”,台灣都將繼續沉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