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1日電/經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將於6月1日起開展人民幣對日元的直接交易,並引入做市商為市場提供流動性。
《證券時報》報道,2010年8月至今,人民幣對馬來西亞林吉特、對俄羅斯盧布已陸續實現直接交易。此次人民幣繞開美元,與日元實現直接交易,顯示我國在中日直接外貿上邁出重要一步,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積累了經驗。
兩國貨幣“直兌”正式開閘,國內銀行機構的內部管理會有哪些調整?美元“錨”作用會否就此日漸式微?此舉對中日兩國影響有何不同?圍繞這些問題,記者日前採訪了多家中外資銀行、日資企業及外匯專家。
不等同於自由兌換
人民幣與日元開啟直接交易,現階段更多體現為銀行間市場交投“形式”的改變,短期內對企業、居民的貨幣直接及自由兌換,並不會產生顯著影響。
“貨幣之間自由兌換的隱性前提是,該國資本項目的完全放開,而這在我國尚未實現。”國際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表示。
根據我國外匯管理政策,通過進出口貿易所形成的經常項目下不同幣種的結算,可以進行直接兌換,但也並非全部脫離美元;企業及居民的消費、投資等資本項目下的結算,即便允許直兌,仍有額度等方面的限制,也談不上自由兌換。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負責人答記者問時稱,此次人民幣對日元交易方式的完善,主要體現在鼓勵銀行間市場成員進行直接報價和改進人民幣對日元中間價的形成方式上。可見,改革仍集中於銀行間市場。
上海某外資銀行交易員告訴記者,對於即將推出的人民幣對日元直接交易,由於此前的關注度不夠,市場尚需要一些時間來熟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