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力偵察兵”執行陸地偵察任務。 |
“火力偵察兵”病歷解讀——
最近,美軍無人機接連上演《黑鷹墜落》續集。海軍MQ-8B“火力偵察兵”垂直起降戰術無人直升機的連續墜落事故,讓美軍無人機再次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美無人機頻繁折翼究竟為哪般?讓我們一起解讀“火力偵察兵”的“病歷”。
經歷坎坷,誕生一波三折
處在風口浪尖的“火力偵察兵”系列戰術無人機可以稱得上是美軍兵器史上的一個傳奇。從立項、研發直到最後列裝,其豐富多彩的經歷如同過山車一般,簡直可以拍成一部情節跌宕起伏的大片。
該需求首先由海軍提出,卻由陸軍最先列裝。中間由於預算、性能以及其它方面的原因,海軍曾一度打算放棄該項目,研發進度幾近停滯不前。就在承包商、著名軍火巨頭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一籌莫展之際,美國陸軍卻產生了濃厚興趣。也許是出於別人動了自己“奶酪”的酸溜溜心理,美國海軍重新回心轉意,繼續資助諾.格公司的研製工作。
先天不足,技術存在缺陷
經過幾次實戰檢驗,表現出色的“火力偵察兵”陸續暴露出了一些技術與設計上的不足。
首先是存在技術缺陷。由於“火力偵察兵”是各種高精尖技術的綜合集成,因此,一旦某個系統甚至哪怕一個微小的元器件出現故障都有可能造成整機的崩盤。“辛普森”號上的無人機故障,就是因為“通用自動回收系統”無法正常工作引起的。此前,在“麥金納”號導彈護衛艦上,該無人機也曾發生過由於“內嵌電源檢測系統”故障,導致數據鏈丟失,不得不中斷任務的先例。
其次是性能不穩定。“火力偵察兵”在驗收的時候發揮出色,各項指標堪稱優秀。但是去年在“哈裡波頓”號護衛艦上部署時,表現卻時好時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