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11日電/儘管超過70%的網友反對退休金領取年齡延遲,但這並不影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下稱“人社部”)開展“延遲退休年齡”有關政策的研究。目前,人社部已經確定下半年啟動有關退休年齡延遲相關係列政策的研究工作。為了應對未來的“危機”,人社部推遲退休年限一事,被認為是“大勢所趨”。
儘管人社部已啟動相關政策可行性的研究程式,但由於養老金申領時點牽涉利益範圍甚廣,且管理許可權複雜,短期之內成為現實政策的可能性不大。而人社部也將就此與國家發改委、教育部、全國總工會等相關部門進行協調。
重慶晨報報道,按照人社部工作安排,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將陸續召開專家座談會並聽取各界對“推遲退休年齡”和“彈性延遲領取基本養老金”的意見和建議。
按照我國現行管理體制,男職工年滿6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即可辦理退休手續。記者了解到,這項退休政策制訂時,全國人口平均年齡50歲,而目前,中國人口的平均壽命已經超過70歲。
按照一般工作慣例,人保部將在內部進行討論後,結合社會反映最後匯總成初步文件,隨後再與上述部門進行討論,到目前為止,“在這一問題上,還沒有與發改委、教育部、總工會進行溝通。”
如果單純改變法定退休年齡而勞動力市場卻無法充分吸納這些人口,則意味著剝奪了他們在就業與退休之間的選擇,使他們陷入窘境。
記者了解到,人社部通常採取的新政策制訂辦法是參考社會輿論,隨後交換意見,再進行討論。此次,推遲退休年齡一事,是首次以建議的形式對外公佈。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研究所研究員蔡昉指出,人口老齡化並非只是不同年齡組之間比例關係變化的反映,還是人口預期壽命提高的結果。
按照蔡昉的理論,把身體健康的因素與人力資本積累(包括教育、培訓)因素結合起來考慮,有效工作年齡理應伴隨預期壽命的提高而延長。做到這一點,就意味著可以通過把實際退休年齡向後延,從而擴大勞動年齡人口規模,降低每個勞動年齡人口供養的退休人數。值得注意的是,法定退休年齡與實際退休年齡是不一樣的,實際退休年齡可能因勞動力市場狀況而產生巨大偏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