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唱“中國威脅論”是美國很多政客的慣用手段 |
中評社北京6月12日電/炮製中國威脅論是美國對華戰略的基礎性要素。受制度性驅動,行政當局必須按國會要求定期發表炮製中國威脅論的報告,國會也會根據自己的判斷和需要,隨時散布中國威脅論,智庫、媒體和各種團體炮製中國威脅論隨意性更大。他們炮製中國威脅論,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戰略意圖、重點和策略,在將來相當長的時間裡不會輕易停止。
環球網刊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吳祖榮的分析文章稱,由於美國智庫、媒體、國會和行政當局所處的歷史文化和現實環境、所受的教育大體相同,他們觀察和認識問題的思路、方法和觀點很難跳出傳統的束縛,因而他們炮製的中國威脅論雖然因他們的社會地位、身份責任不同而角度不同,用意不同,但總基調大同小異,且時常一唱一和、相互呼應。不過,少量不認同中國威脅論的觀點的存在也是客觀事實。中國威脅論的形成和表現形式與中國綜合國力、軍力、外交戰略和政策有關,但主要取決於美國的國際地位、全球戰略以及對所收集到的有關中國情況的主觀評估和策略運用。當前,既定目標是為了防止中國成為有實力挑戰美國在全球、特別在亞洲稱霸的國家或國家集團之頭羊。
冷戰結束後的20多年來,美國唯一超級大國地位進一步加強,同時,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國家群體性崛起,在國際事務中作用擴大、地位上升。特別是在2007年金融危機爆發後美國經濟復甦持續乏力,國際上有時也出現唱衰美國的聲音,美國感到獨霸世界力不從心,獨霸地位也受到越來越多的挑戰。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美國開始新一輪全球戰略大調整,在其兩洋戰略中,把戰略和軍事重心從大西洋東移太平洋,增加在亞太地區的投入和軍力部署,以防範中國在亞太地區成為主導力量;同時,盡最大努力,拉攏、發揮盟國的作用,物色可以利用的新朋友,以爭取他們協助配合其戰略調整、鞏固其在亞太的霸主地位。炮製中國威脅論是美國本輪戰略調整的一個重要環節,對戰略調整的成敗至關重要。
文章稱,近期美國炮製中國威脅論的主要特點有:
一、利用中國經濟近幾年成長較快、中美經濟總量差距逐步縮小的事實,故意渲染中國的快速崛起,誇大中國經濟實力,片面側重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或用購買力平價法計算,鼓噪中國經濟總量將在10年或5年時間內超過美國的各種不切實際的預測;只字不提中國龐大的貧困人口,只字不提中國在科技、金融、人才培養、軍事裝備等重要領域落後美國的基本事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