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台紅富士“藥袋蘋果”近日曝光,引發關注。近幾年來,中央對於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視程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令人遺憾的是,各類違規使用添加劑、化學農藥殘留等事件依舊屢屢見諸報端,“藥你命”也成了廣大百姓擔憂的問題之一。也難怪有網友戲稱“國人的餐桌是一張完整的化學元素周期表,我們的餐桌不求營養均衡,但求化學元素平衡”。
不可否認,隨著農業生產規模的擴大和農業現代化程度的提高,農藥的使用不可避免,特別是對於我國這樣一個人均耕地面積僅為世界平均水平40%的國家而言,使用農藥控制病蟲草害從而提高農作物產量是有必要的。
但是,作為直接影響百姓身體健康的農產品,農藥的使用毫無疑問必須要有一定的限制。
可目前有越來越多的農藥遭到濫用,不少種植戶使用農藥的目的也不在於控制病蟲害,就以此次曝光的“藥袋蘋果”為例,據媒體報道,之所以如此多的農戶都在違規使用藥袋,更多還是因為“長出來的蘋果品相好,表面光滑不長黑點”。而蘋果幼果直接跟藥物接觸,而且貫穿整個生長期,很難想象這樣的蘋果農藥殘留能夠控制在安全的範圍之內。
筆者認為,類似“藥袋蘋果”的事件之所以屢禁不止,關鍵還在於監管上的缺位。對於不少農產品主產區的地方政府而言,可能並不是不知道此類問題的存在,但為了保護當地主要的支柱產業,寧可選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而對於北京、上海等農產品的主要消費市場來說,即使地方政府能夠管好當地生產的農產品,但面對每天成百上千車的外來農產品,想要做到一一抽檢恐怕也很困難。一邊是當管而不願管,一邊是想管而無力管,這或許是造成食品安全問題難以得到根治的原因所在。
為了確保農產品的安全,一方面應該建立起更為嚴格的檢測體系,統一檢測標準。另一方面,也需要盡快建立起問責機制。以“藥袋蘋果”為例,有關部門應該盡快查明藥袋中藥物的成分,如果確實對人體存在危害,應該盡快按照有關程序撤銷此類產品的登記,明確將其列為禁止使用的農產品。同時,對於違規生產、使用此類藥物的企業和個人,以及當地不作為的政府官員進行嚴格問責。當然,無論是檢測還是問責,事後追懲的效果總比不上事前預防。筆者也希望有關部門能夠把花在遮掩問題上的力氣放到幫助當地農戶提高生產技術上來,例如全面開展病蟲害綜合防治,幫助農民減少農藥使用量等等。只有這樣,我國的農業才能真正的健康發展,百姓的餐桌也能更多一份保障。(時間:6月12日 來源:上海金融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