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19日電/歐洲議會已於6月13日投票通過了2014年歐盟對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優惠安排。新安排將享受普惠制(普遍優惠制)國家數量從176個減少到75個左右;享受優惠的進口總值從2009年的600億歐元減少到約377億歐元。
普惠制收縮加劇企業時艱
經濟參考報報道,新的歐盟普惠制安排取消了對人均收入超過4000美元國家的進口關稅優惠(零關稅或減征關稅)。歐方稱,由於俄羅斯、巴西、沙特阿拉伯等過去受惠於普惠制的不少國家當前已能夠與歐盟在世界市場上同等競爭,因此,新安排進一步減少了享受普惠制國家的數量。
對此,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貿易研究室主任宋泓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在債務危機影響下,歐盟國家財政吃緊,因此收緊對他國的優惠,減少支出和貿易福利等。不光是縮小普惠制範圍,從去年開始,歐盟對包括太陽能光伏在內的新能源補貼也大幅下降,使得我國光伏業遭受重創。
收緊的貿易政策使得本就在低迷需求影響下艱難渡日的企業“雪上加霜”。國內一家企業負責人在接受《經濟參考報》採訪時說,作為一家鋼管出口企業,他們企業的產品在歐洲地區的出口一直保持較高份額,但是今年以來,已經明顯感覺到客戶訂單縮水,成交價格也在不斷下降。
歐盟或對華發起首個主動調查
令上述企業負責人更加擔憂的是,“縮小普惠範圍可能僅僅是近期歐盟貿易政策變動的一個‘縮影’”,很多跡象都清晰表明,為了“限制”中國企業的出口達到保護本國企業的目的,歐盟正在布局新的對華貿易制裁手段。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歐盟貿易委員德古赫特(Karel De Gucht)日前表示,正計劃修改其16年前制定的貿易防禦體系,計劃繞過產業申請環節,直接發起貿易調查。此舉被業內人士分析為意在執行更加強有力的貿易政策,也意味著歐盟將發起更多貿易調查,而中國作為其重點評估的國家之一,也將受到深遠的影響。
就在這位固執又鐵腕的貿易委員表態後不久,便傳來消息稱,歐盟委員會將採取行動,發起首個主動調查,即指控中國非法補貼電信設備企業,中國電信設備巨頭華為和中興將成為主要調查對象。不僅如此,在剛剛結束的世界貿易組織(WTO)對中國第四次貿易政策審議中,歐盟再次就開放市場向中國施壓。幾個月前,歐盟和美國、日本一起將中國稀土出口管理措施問題訴至WT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