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22日電/ 6月21日,財政部金融司副司長孫曉霞在人民幣國債發行與香港債券市場發展研討會上表示,2011年在香港發行的國債達到200億元,今年將會增加至230億元,個人發行方面,今年將達到55億元。
據《證券日報》報道,孫曉霞表示,香港是內地發行人民幣債券的主要地區,具備區位優勢。內地今年首季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達3.18萬億元,已經大幅超過去年全年的2.08萬億元。
此前,財政部定於6月在香港發行230億元人民幣國債,其中通過香港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面向機構投資者招標發行155億元,包括3年期70億元、5年期55億元、7年期10億元、10年期10億元、15年期10億元;通過櫃台零售方式面向個人投資者發行2年期55億元。同時,按照CMU招標確定的同期限人民幣國債中標利率,面向國外中央銀行定向發行20億元。
據悉,這是財政部第四次在港發行人民幣國債,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從2009年到2011年,財政部三次在港發行人民幣國債,金額分別為60億元、80億元、200億元,發行規模逐年增加,促進了香港債券市場的發展,同時也為探索人民幣國債長期穩定的發行機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記者注意到,從以往財政部在港發行人民幣國債的情況來看,個人和機構投資者都十分踴躍。個人投資者排隊購買人民幣國債,並長期持有,將其作為保值增值的投資工具,顯示了對人民幣國債的信心。針對機構投資者發行使用的中央結算系統(CMU)債券投標平台,提高了市場透明度,更獲得了約為發行額10倍的高額認購。
香港金管局日前透露,已有多家外國央行有意認購財政部擬發的人民幣國債。
財政部表示,2012年繼續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國債並穩步擴大發行規模,體現了中央政府對香港經濟社會繁榮穩定發展的大力支持。人民幣國債的發行,將深化內地與香港的財政金融合作,推動香港債券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促進香港債券市場的發展。
分析人士指出,近幾年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規模顯著增加,主要原因在於人民幣在國際金融危機中表現穩健,在國際貿易中作為結算貨幣的吸引力增加,隨著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的推進,香港已成為最大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此外,香港人民幣投資品種相對較少,債券市場需求相對旺盛,吸引了眾多發行主體,尤其是內地發行人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