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25日電/6月25日是第22個全國土地日。今年全國土地日主題是“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新華社報道,國土資源部部長、國家土地總督察徐紹史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堅守18億畝耕地“生命線”,不僅要堅決守住數量,更要著力建設好品質。
徐紹史表示,當前中國正處於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資源環境約束矛盾日益加劇,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推進,國土資源管理“保障發展、保護資源”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壓力。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切實堅持和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舉措。
他說,糧食生產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耕地又是糧食生產的基礎。18億畝耕地是確保中國糧食安全不可逾越的紅線。其中15.6億畝基本農田作為耕地的精華,幾乎承擔著全部糧食生產任務,是保障中國糧食基本自給的安全底線。
他表示,2001年以來,中國有組織、大規模開展農村土地整治,不僅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積,還建成高產穩產基本農田2億多畝,經整治的農田平均畝產提高10%~20%,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提升了土地綜合生產能力,實現新增糧食綜合生產能力130多億斤,為糧食“八連增”奠定了堅實基礎。
徐紹史強調,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糧食供需長期處於緊平衡甚至脆弱平衡的態勢,耕地數量管控、品質管理和生態管護面臨嚴峻挑戰。
他說,我們這樣一個有著十幾億人口、耕地總體品質不高、後備耕地資源不足的大國,要立足本國耕地資源解決吃飯問題始終是發展之要。這決定了堅守18億畝耕地“生命線”,不僅要堅決守住數量,更要著力建設好品質。
據介紹,近年來,中國農村土地整治重點逐漸轉向耕地品質建設,建成了一批適應農業現代化發展要求的高標準基本農田,僅“十一五”期間就建成1.6億畝,2011年建成了6000萬畝,今年將再建成1億畝。
徐紹史同時表示,要建立健全土地整治的經濟激勵機制,加大各級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完善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使用分配製度,加大對基本農田保護和建設重點地區的支持力度,綜合運用經濟補貼等手段調動各方力量參與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