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你怎麼看近年香港與內地的融合?
張志剛:香港回歸初期,市民與內地老百姓的往來很不方便,兩地官員也很少打交道。過了幾年,內地經濟騰飛,老百姓也越來越有錢,香港社會開始有聲音認為,不跟內地人交流,不是有點笨嗎?當時,我跟深圳的朋友聊天,他就建議說,只要讓深圳人免簽證來香港旅遊,就能保證香港財源廣進。其實這就是現在“自由行”的概念。到了2003年,香港社會一片停滯,才推出“自由行”。之後又有人提倡與內地加快融合,認為香港只有跟內地這個大經濟體聯合起來才會進一步的發展。
記者:“自由行”的好處很多,但近年也出現一些問題,你對此怎麼看?
張志剛:目前訪港的內地遊客已經突破4000萬人次,他們與港人之間發生一些矛盾,並沒有什麼好奇怪的,都是個別事件而已,不必太過介意。我同意“自由行”要適可而止。目前內地遊客數量差不多夠了,香港資源有限,再增加“自由行”城市的話,會擠壓港人空間,影響港人的利益。全世界對旅遊業都會加以約束。政府應該擔當一定的角色,不能讓旅遊影響民生。
記者:近年香港社會出現不少問題,你認為梁振英上台後,會推出什麼政策?如何解決貧富懸殊和房屋問題?
張志剛:最重要的是不應再犯“大市場,小政府”的錯誤,政府一定要響應港人對居住、醫療等問題的訴求。解決貧富懸殊問題可以從第二次分配入手,如實行最低工資,政府津貼跨區交通費等。房屋問題則可以減低租金和讓有需要的市民入住公屋。目前香港最大的問題就是貧富懸殊,下一屆政府就要調整對低下階層的政策。有人說這樣香港會變成福利社會、第二個希臘。但香港的情況跟希臘相差很遠,不好方面就要修正,不能什麼都不做,新一屆特區政府要勇於承擔政治責任。
記者:有人說“香港模式”這幾年退步了,如港鐵在香港和內地接連出現問題。你認為“香港模式”還值不值得學習?
張志剛:“香港模式”並沒退步,港鐵的水平還是很高的。問題在於過去幾年,香港的公司把盈利表現看得越來越重,盡量節省開支,以致水平在不知不覺之中受到影響。我認為,未來香港企業應該反省一下是否以往開源節流得太厲害,搾取利潤太過分,以致服務水平下降。總之,香港要維持高水平服務的話,經營模式要隨情況變化。
記者:香港在中國未來的發展中將處於什麼地位、扮演什麼角色?
張志剛:香港始終是全國信息最流通的地方,而且香港人也比較聰明和靈活,內地有什麼做不到的,香港都可以爭取去做。我覺得香港現在最有潛力的是辦教育和培訓基地,令香港成為中國的教育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