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7日蛟龍號下潛至7062.68米。
|
中評社北京7月2日電/科技日報報道,“蛟龍”號7000米級海試成功,得到媒體和公眾普遍關注。這一中國科研明星項目,花費多少?有多大的實用價值?
就此,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原總工程師方書甲6月29日接受科技日報等媒體採訪時稱,“蛟龍”號研製費用不到2億元,而潛在價值遠高於此。
研製費用不超2億元
“‘蛟龍’立項和試驗階段我都參與了。經費方面我比較清楚。”方書甲說,“我們申報863計劃項目,1998年批下來的是1.8億元。”
方書甲表示,1.8億元是研製“蛟龍”號的費用。實驗經費則由海洋部門解決:易損件(主要是電池和易被海水腐蝕的部件)換裝大概2000萬元;船舶航行的費用,包括人員費大概5000萬元。
方書甲介紹說,“蛟龍”號經費並不寬裕,一直是以“幹打壘精神”節儉辦科研。比如用來配合“蛟龍”號實驗的“向陽紅09”船,就是一艘超期服役的舊船,花費降到最小。
深潛應用價值巨大
深潛技術未來可能大幅降低油氣勘探成本。“在‘蛟龍’項目論證階段,中海油就很支持,因為他們感到深潛的技術缺乏。”方書甲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