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23日電/教育部官網昨天公布了《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其中提出,“切實保障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學”;“推動各地制定非戶籍常住人口在流入地接受高中階段教育,省內流動人口就地參加高考升學以及省外常住非戶籍人口在居住地參加高考升學的辦法”。
新京報報道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和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透露,各地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測算,在年底以前出台隨遷子女就讀地高考的具體實施辦法,但最後的實現年限由當地政府決定。
袁貴仁表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地高考可能會有相關的條件:城市的承載能力,家長有條件,孩子也要有條件。“家長要在這裡工作。高考移民是沒有這些條件的,孩子在外地讀書,家長在外地工作,孩子卻在這個地方考試,這是我們不同意的”。
據報道,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7月5日在河南高校調研期間表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在就讀地參加高考的政策已獲得國務院批准,并將適時公布。
■ 觀點
“不能把制定權限交給地方”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千帆認為,教育部不能把隨遷子女就地高考的時間表和附加條件的制定權限交給地方。他擔心各省教育主管部門受地方保護主義壓力,很難制定公平政策,并且全國各省份的步調不一,會造成不必要的混亂,不利於問題的解決。
張千帆認為,教育部雖然努力在這方面有所作為,但教育部面對地方壓力會有所妥協。如果教育部的政策不够到位并缺乏明確的強制執行力,有的地方可能會過多保護既得利益,對取消高考戶籍限制設定苛刻條件,無限期拖延開放時間,使得這一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
此前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也承認,這一問題的主要矛盾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廣東,其他省份的問題都不是很大。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解決隨遷子女就地高考問題上至少有三類地區:第一類是山東這樣的省份,高考本身競爭比較激烈,人口流入規模也比較小,解決起來難度不大;第二類是廣東這樣的省份,人口流入比較密集,但本身高考競爭也很激烈,這樣的地區解決起來就會遇到實在的困難;第三類就是北京、上海這樣高考競爭不那麼激烈,錄取比例比較高,人口流入規模比較大,這些地區解決起來最複雜。他認為,山東的經驗基本不具有可複制性,而廣東如果能很好解決的話,能為北京和上海提供借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