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已直接服務地方
如今,一走進西沙科學綜合實驗站在永興島上的辦公樓大廳,就會看到一台顯示器正在運行,海上水文氣象浮標適時傳回的風速、風向、氣溫、相對濕度、氣壓、波浪、潮位、水溫等數據,一目了然。這些數據是提供給漁民和相關船只,作為出海參考。
除此之外,瓊沙3號的航次規劃需要預測海上的情況,為此,西沙科學綜合實驗站建立了從海南文昌清瀾港到西沙永興島之間的波浪預測預報系統,保障了西沙補給船“瓊沙3號”的航行安全。陳償說,現在瓊沙3號可以提前15天規劃航程,而這個預測模型還在進一步完善,將來還將在瓊沙3號上搭載科研監測設備,採取更多的數據。
在保護珊瑚礁方面,西沙科學綜合實驗站也做了一些嘗試。“保護生態資源,不能只從珊瑚礁入手。”陳償認為,海參吃的是海底的有機碎屑,相當於“海底的清潔工”,不僅生態功能很突出,經濟功能也很好。經過2年多的努力,他們建立了海參商品化的繁育體系,西沙群島珊瑚礁生態恢復與特色生物資源增殖利用項目取得一定成果。
近3年來,西沙科學綜合實驗站已完成和正在進行的科研項目有10多個,有的科研成果已直接服務於地方工作。
希望國內更多科學家到三沙研究海洋問題
“我們希望通過技術的力量,把成熟的、高生態的物種更好地保護。”陳償說,三沙市的民生、社會、經濟等都需要科研的支持,但是目前科研力量有限。
目前,西沙科學綜合實驗站經常有十幾名科研人員到永興島做科研項目研究,其中固定的工作人員只有四人,分兩組,兩個人一組負責站裡的日常維護和運轉。陳償說,現在永興島上的條件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差,站裡的住宿條件可以說是島上的各單位中最好的,有9間公寓,有空調有熱水器,現在在永興島上打電話、上網的難題已經解決,隨時隨地都可以3G上網了。
陳償認為,永興島外就是千米深海,海洋資源豐富,如此得天獨厚的條件,只是有十分少數的科學家在從事科研。他希望國內更多的科學家能夠關注三沙,到三沙從事科研工作,把更多的技術成果在三沙轉化,為漁民的生產生活提供幫助。
“三沙設市,將給我們研究海洋問題提供一個很好的機會。”陳償說,三沙市成立後,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西沙科學綜合實驗站和地方的合作將加強,科學研究的意義會被更多人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