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壇由劉廼強主持。 |
陳建強不諱言,對於新一屆特區政府的表現是失望的。他認為,特區政府團隊,在決策時,應該有周詳的計劃及有後備方案,好比5司14局,好像沒有plan B,“其實那時候如果看到環境惡劣,如果肯修一修,你說不過就不過,即是肯回頭的話,隨時可能獲得通過”。他說,如果當時能準確拿捏到今天發生的事,那事情不要做。如果不是因為5司14局和梁振英家花棚問題,今天的國民教育問題不會這麼慘的。
他說,原估計九月的立法會選舉,建制派會多贏一點,因為拉布的事令很多人反感,十分希望形勢是這樣發生。但突然國民教育議題走出來,多了這麼多人上街,他要重新估計由現在至九月會發生甚麼事。
李彭廣指出,特區政府的管治是系統出了問題,系統失靈,如果不弄好系統,其實很多東西都只有一個期待一個期盼,是沒有一個堅實的基礎。香港在97年後,有一個迷思沒有面對,如果說港英年代是“有效管治”,那麼97年後,“有效管治”就不復存在,因為97年前,維持香港“有效管治”的都是英國人,政策制定在倫敦,管治核心成員定由英國派來,唯一位進入港府管治核心的華人,是在1993年的陳方安生。
他說,華人在97年前沒有自治的經驗,97年英國人回國,港人自治的體制沒有重建起來。當年中央為了穩定,沿用港英政府的華人高官,但華人高官多屬於技術官僚,缺乏宏觀政策視野和管治意志,瞬間變身成為決策者,未能適應角色轉變,“不是人真空,是適當人選真空”。此外,特區政府並未重視幕後的政策參謀和智囊的功能。他認為,香港回歸十五年,應認清沒有自治的經驗和能力這些困難,重建自我管治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