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如何讓西方對中國體育崛起見怪不怪?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09 09:23:51  


7月29日,2012年倫敦奧運會女子400米混合泳,16歲的葉詩文破世界紀錄奪冠。圖為葉詩文振臂慶祝。
  中評社香港8月9日電/美國《僑報》8月6日載文《如何讓西方對中國體育崛起見怪不怪?》,摘要如下:

  世界羽聯8月1日下午連續召開兩次新聞發布會,向媒體通報對奧運會羽毛球女雙比賽“讓球事件”的處罰結果。最終,包括中國選手於洋/王曉理在內的四對組合被取消奧運會資格。

  而就在幾天前,中國游泳選手葉詩文被質疑使用興奮劑在倫敦鬧得沸沸揚揚。雖然最終質疑葉詩文使用興奮劑一事在藥檢、尿檢的事實面前被擊得粉碎,但葉詩文的遭遇和中國女羽的窘迫並非偶然。在倫敦奧運會上,關於中國,有兩個“東亞病夫意識”在作怪。

  第一個是西方人的“東亞病夫意識”。在諸多西方人眼中,中國人的形象一直停留在百年以前,身體羸弱、意志消沉,一如1936年國外嘲笑當時中華民國奧運代表團的那幅題為“東亞病夫”的漫畫:“在奧運的五環旗下,一群頭上蓄著長辮子、穿著長袍馬褂、形容枯瘦的中國人,用擔架扛著一個大鴨蛋”。儘管近幾十年來中國運動員在競技體育尤其是奧運會上屢創佳績,但是戴著有色眼鏡的某些西方人依然不願相信中國人能通過正常的訓練手段能取得優異成績,尤其是在他們西方人長期處於優勢地位的領域。所以,才有了葉詩文在倫敦被外國人百般刁難。

  第二個“東亞病夫意識”,是中國人自己,雖歷經百年,但這一意識依然是人們心頭揮之難去的傷痛和負擔。中國希望國力強盛、人民富足,除了這些,還有民眾體魄的強健。但一些急功近利的想法慢慢產生了——人民體魄的強健這一重任被賦予在奧運體育競技的肩頭,金牌成了唯一選擇。正因此,才會出現倫敦羽毛球賽場消極比賽等行為。

  今天的中國體育,首要的目標倒不是奪取多少塊金牌,而是如何徹底打倒 “東亞病夫意識”。筆者認為,中國人只有端正了自己的意識,讓“奧運金牌強身”真正轉變為全國民眾的身體強健,那外國人最終也會“見怪不怪”了,兩個“東亞病夫意識”自然也就沒有影蹤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